中國故事:海歸醫生在武漢戰疫一線

中華兒女海外版 發佈 2020-02-13T02:53:33+00:00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幾名武漢戰「疫」一線的海歸醫生,在距離北京1100多公里之外的江城,他們是同心並肩的戰友。  「爸爸,生日快樂!」  2月4日,立春,萬象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護人員不分晝夜,在戰「疫」一線擔負起艱巨使命。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此時此刻,千千萬萬醫務工作者正在忘我工作,保衛人民健康。在他們之中,就有曾經在國外留學或訪學的海歸。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幾名武漢戰「疫」一線的海歸醫生,在距離北京1100多公里之外的江城,他們是同心並肩的戰友。

  「爸爸,生日快樂!」

  2月4日,立春,萬象更新。

  這天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夏文廣46周歲的生日,他收到了9歲兒子親手製作的一份特殊禮物。

  深夜11時多,夏文廣才從醫院回到家裡,手中握著兒子神神秘秘遞給自己的「密信」,信封上寫著「送給爸爸的一封信」。幾個字雖透著稚氣,一筆一畫中卻透著已經能經得起風雨的男子漢神氣。一瞬間,夏文廣意識到兒子長大了。

  2012年,夏文廣曾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交流學習。回國後,他在醫院分管醫療、護理、院感、裝備、科研等。

  「請稍等一下,這是我們業務部的電話,必須接。」記者採訪過程中,夏文廣辦公室的電話響個不停。

  「又有新的病人今晚要送過來,幾個病區之間得及時協調。」他告訴記者,醫院從大年初一開設新冠肺炎隔離病區,接連幾日每天加開一個病區,現在一共有7個病區。「這兩天可能還需要繼續開新病區。」

  「有一天晚上,我們一次性收治了30多名病人。護士凌晨兩點打電話給我,因壓力太大,繃不住,痛哭起來。」病人太多,工作壓力遠超負荷,而在當時,隔離環境還未充分做好,這意味著可想而知的感染風險。「哭完了擦乾眼淚就繼續回去照顧病人。我們這份職業就是這樣……」

  來自家人的鼓勵正是如今超大壓力下高強度工作中最大的安慰。睡前,他打開了兒子自己裁紙、摺疊而成的信封,上面畫了幾隻向上飛舞的彩色氣球。

  「爸爸,生日快樂!爸爸加油!武漢加油!早點回家!」「密信」里這樣寫道。

  鄧婆婆,98歲,出院!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易偉正在輪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接到了一個兩周以來讓他最高興的電話——「98歲的鄧婆婆正式出院了!」

  鄧婆婆是醫院觀察室內年齡最大的病人,之前的核酸檢測一直呈陰性。但實際上,根據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作為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標準。鄧婆婆在之前的CT檢查中已有了新冠肺炎症狀的典型表現。

  「98歲高齡,高血壓、心臟病,有很多合併症。入院時情況很不好,也無法說話。婆婆最後能夠好轉並出院,我們整個科室人員都開心極了,這對我們是極大鼓舞啊!」易偉說。

  他給記者發送了一張幾名醫護人員與鄧婆婆的合影。婆婆笑容慈祥,身旁的醫護人員右手握拳,眼神堅毅。

  易偉是瑞典于默奧大學醫院的博士後,年前接到醫院通知,各科室選派一人抽調到應急小組,他是從神經外科抽調的第一名醫生。易偉原本打算回廣東廣州老家過年,接到指令後二話不說,就退掉了回家的機票。嘴上還瞞著父母說「爭取幾天後回去」,但他心裡很清楚,這個年,又不能回家過了。

  「這有啥呢,大家都是這樣的,都往前沖!這是救人命啊!」

  八份火線「請戰書」

  「我們把醫生分成3組。第一組是一線值班醫生,負責收治病人、開處方;第二組是二線醫生,負責病情的相關管理。我就在第二組,負責及時協助一線醫生救治相關病人。」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後、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的晏維這樣對記者說。

  「排班的時候,我們先考慮黨員,面對任何困難和危險時,共產黨員必須站在第一線。」

  最近,他所在的科室有8名年輕的醫護人員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為的就是能夠「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擺在黨支部書記晏維面前的,正是這一份份「請戰書」。

  同事們並肩作戰,他們是對抗病魔的狙擊手,但稍有不慎自己也很可能會被感染。晏維的幾名同事正是在連續多日的緊張救護工作中感染新冠病毒,從他的同事變成了他的病人。

  「有位神經內科教授39歲,我40歲,我倆感情特別好,以前常在一起討論病例,相互請教。但現在,他躺在病床上。我們還有好幾位像他一樣的同事。」電話那頭,晏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戰「疫」,無論生死,義無反顧。

  「會怕,當然會。但怕也得挺身而出。」他說。

  這兩天,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同事,在康復並度過隔離期後,迅速返崗,重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戰友,陸續歸隊。

  想給你一個擁抱

  正月十五那天,花半個多小時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後,看到了朋友微信發來的節日祝福,同濟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陳旭才意識到今天是元宵佳節。

  「大家都搶著報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上,說到底這也是咱們學醫的初心啊。」農曆臘月廿七,畢業於德國馬爾堡大學的陳旭與多名同事一起,報名支援主要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重症科。

  醫護人員6小時輪一班。防護服穿戴複雜耗時,上崗前不喝水、少進食是大家的默契。「下班後最想做的事兒,就是坐下來喝杯溫開水。」陳旭對記者說。

  之前,網絡上一組醫護人員脫下防護裝備後臉上滿是印痕的照片曾「戳中」無數網友淚點,陳旭也看到了那組照片,人雖不在其中,但臉上的印痕是一樣的。「這也算是我們戰鬥在一線的印記,同事間看著彼此臉上的印痕相互打氣,都拚命地給對方鼓勁。」

  「你要加油,再加油!一定能治得好!」重症病房裡,只要病人意識還清醒,陳旭就會說鼓勵的話。面對病魔,足夠的信心是開給患者的一劑良藥。

  病人聽到了,會微笑著朝陳旭點點頭。「笑容里是信任。患者將生命相托,我們其實是彼此鼓勵。」

  來自患者家屬的理解與支持常常讓陳旭動容。重症科病人情況危急,家屬無法進入探視。有時電話溝通病情時,病人家屬會叮囑陳旭和同事做好防護、記得吃飯;有的病人家屬還發來簡訊,誠摯感謝醫護人員的無私付出。

  這一切,在讓陳旭感動的同時,更讓他體會到自己這份工作的崇高。他已是兩個女兒的父親,大女兒剛入小學一年級,小女兒在上幼兒園。同千千萬萬醫護人員一樣,疫情發生以來,他已經很久沒陪過家人了。「我愛人是護士,她之前也報名要上一線,但考慮到兩個孩子,我們商量還是輪著來。現在,既要忙工作又得管孩子,里外全靠她了。」

  下班後,陳旭就回到酒店自我隔離,因為難以保證自己沒有沾染病毒、擔心傳染家人。

  「等這場仗打贏後,我想緊緊抱住她們。」他說。


本文 來源於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