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銳說|這一次,日本真的提醒了我們

參考消息 發佈 2020-02-12T04:05:48+00:00

小銳評疫情之十六——這是一段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的視頻:一名日本女孩身穿旗袍,抱著捐款箱從早到晚拚命向路人深深鞠躬,後面展台上則貼著醒目的標語:「山川異域,日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加油武漢,加油中國。」自從疫情暴發以來,日本從官方到民間紛紛對中國伸出援助之手,這份溫暖,讓

小銳評疫情之十六——

這是一段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的視頻:一名日本女孩身穿旗袍,抱著捐款箱從早到晚拚命向路人深深鞠躬,後面展台上則貼著醒目的標語:「山川異域,日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自從疫情暴發以來,日本從官方到民間紛紛對中國伸出援助之手,這份溫暖,讓我們在感謝之餘也感慨良多。

有意思的是,日本援助中國物資外包裝箱上的文字,也引發了中國網民的極大關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致謝時,也提到了那句如今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而這些天隨日本的捐贈同樣飄到中國的詩詞文字還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日本富山捐遼寧);「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舞鶴捐大連)等等。

詩言志。這些優美的詩詞文字,如一縷縷清風,從一衣帶水的日本飄到正處在逆境的中國人心裡,而他們的源頭正是千百年來中華文化對日本的輸入、影響和傳承。「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詩經《詩經·秦風》;「同氣連枝」出自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來自王昌齡《送柴侍御》。

必須要說,日本這波操作真的讓人心悅誠服。他們不僅全民動員,要物資有物資,要溫情有溫情,其透過這些詩詞表達出來的對中國人民苦難的感同身受,就足以令我們表達由衷的謝意。

這幾天的中國網際網路上,很多網友都在「勸日本」:「別再捐了,你們自己也要留點兒用啊!」中日民眾如此惺惺相惜,在今天實在彌足珍貴。

可是緊接著問題又來了,「風月同天」和「武漢加油」到底哪一個更好?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日本得到發揚後重新「反哺」中國,是好事還是壞事?面對日本人的文化傳承,我們是該感到汗顏,還是如有人偏激評論的那樣「無需跪舔」?

說實話,小銳曾一度覺得上述爭議有些「小題大做」,無論外在形式如何,包括中日民眾在內全世界善良的人一起支援湖北和武漢,支援中國人民抗擊疫情,足以感天動地。但隨著越來越多嘈雜聲音的出現,對此也有說一說的必要。

有人說,一個社會自信缺失的時候,外國友人的善意常會在共同體內部引發某種難看的撕裂。而在小銳看來,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才是我們討論這個話題應有的態度。具體說三點吧——

一是感謝但不用自卑,兩種表達一樣美。

沒有誰想用「風月同天」吊打「武漢加油」,而且與「風月同天」相比,「武漢加油」是我們的樸素表達,言簡意賅,鏗鏘有力。兩種說法,目的一樣,心也一樣美,都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所以從根本上並不存在非此即彼,孰優孰劣之分。

二是欣慰但承認差距,弘揚傳統文化,中國當自強。

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日本的確從形式到骨子裡都近乎做到了極致,這也是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對此感到欣慰。而日本人的傳承,不僅表現在這次的詩詞上,當你走在日本城市鄉間,各種傳統的店鋪招牌、各種字體鋪面而來,都是值得借鑑的一面鏡子。

而我們,真的不能讓古詩詞只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電視節目中。文化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秀」的,服務於日常生活的文化,才是真的「活文化」,就像日本此次的運用,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值得我們學習。在這方面有一說一,我們與日本文化底蘊的差距,不容迴避。

資料圖片:日本街頭

三是舉一反三,我們要用好老祖宗留下的現成的「軟實力」。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些文字其實與我們今天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這再次提示我們,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其實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軟實力之一。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老祖宗給了我們留下了現成的軟實力,該如何更好地用之,值得深思。

面對外國聽眾,中國領導人出訪演講時經常會主動引經據典,以身作則推廣傳統文化。但平心而論,大多數國人估計只能從後來媒體播發的「注釋」中,才能掌握並理解領導人表達的本意。什麼時候我們不需要看那些「注釋」也能領會了,中國人的文化底蘊大概也就真的上去了。到那個時候,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必將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和學習。

最後再說句題外話,小銳此前曾在另一篇文字里寫過,網絡的低智化、低幼化傾向,正日益入侵我們的傳統表達,這同樣令人憂心。如果我們僅僅迷戀於那些幼稚的表達,迎合「低齡」的話語體系,那不僅將離傳統文化漸行漸遠,就連日常的漢字用語也將被網絡「改造」得面目全非。

回到本文,小銳很贊同一位網友的話:心向陽光,總是會吸收到正能量;心向濁氣,總是會吸進污濁之氣。

這句話,也是我們討論「風月同天」和「武漢加油」之異同的前提。

所以要再次謝謝日本,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給予中國的善心,也因為他們讓我們再次實現了一次「集體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