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鞠躬募捐,物資詩歌暖哭,疫情下,日本為何這樣對待中國?

冷先生筆記 發佈 2020-02-12T05:14:13+00:00

舞鶴在日本兼具兩大社會功能,一者工業發達,為日本北方的工業重鎮,二者商旅貿易發達,又為舞鶴市貢獻了完全不同的風貌。

1982年5月8日,日本北部的舞鶴市和中國的遼寧省大連市結為了友好城市。

舞鶴在日本兼具兩大社會功能,一者工業發達,為日本北方的工業重鎮,二者商旅貿易發達,又為舞鶴市貢獻了完全不同的風貌。

大連在中國的定位也有類似之處,東北的工業重鎮,也是渤海灣的明珠,商旅貿易往來不絕。

2020年年初,武漢疫情爆發,中國國內迅速反饋,開始全面防控疫情。

01、飛花令?

最近,舞鶴給大連援助的物資再次刷爆網絡。舞鶴市捐助的第一批物資已經於2月9日到達大連。

這批物資里包括全面型呼吸防護面罩、濾棉、L號、LL號抗酸鹼手套,在物資上,寫了唐詩詩句: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出自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

疫情伊始,日本對中國的物資援助就成了一場大型飛花令現場秀。

想出來這個主意的是日本青少年育成協會理事、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長林隆樹,他的想法是要把和古人相通的情感寄托在一副副口罩中,才特意寫下古人的詩句。

於是,在支援給湖北高校的物資中,日本人寫上了漢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之後,在捐助給湖北省的物資中,又寫上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日本城市向中國的結對城市和友好城市送來援助。  

日本大分市政府得知武漢疫情的消息後,於1月27日寄出3萬枚口罩、600套防護服、400個護目鏡。幾十個紙箱上用中文寫著「武漢加油」字樣。

1月28日,日本的茨城縣水戶市向其友好城市重慶市捐贈5萬個口罩。

1月29日,日本鳥取縣境港市定向捐贈吉林省琿春市口罩5萬個。

1月30日, 日本茨城縣常陸太田市向浙江省餘姚市,捐贈口罩1.8萬個、醫療口罩2千個。

2月6日,日本岡山市聯合岡山日中友好協會,向友好城市洛陽捐贈2.2萬枚口罩,在每個貨箱上寫有「中國加油!洛陽加油!岡山市民支持你們!」

2月9日,日本舞鶴市向大連捐贈的第一批醫療防護物資順利抵達,每一個紙箱上都書寫著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2月10日,日本沖繩經濟團體琉球經濟戰略研究會向與沖繩結對的福建省捐贈6000枚兒童口罩和1萬雙醫用手套。裝滿醫療物資的紙箱上印有「守禮之邦,源遠流長」的字樣。

2月10日,日本富山縣向遼寧省捐贈1萬隻口罩。在裝有口罩的紙箱子上寫有中文: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捐物資就捐物資還一定要寫上文雅的中文標語,除了形式新穎之外,中日兩國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淵源也令人動容。

02、禮輕情意重

除了捐物資,很多在日本的華僑華人紛紛為祖國捐款。其中日本大阪的街頭還掛起了橫幅,「挺住!!武漢」。

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時,日本的池袋街頭,一位日本女孩身穿紅色的中式旗袍,手裡抱著捐款箱,一直不停地給路人深深鞠躬,號召捐款。

照片和視頻很快在社交媒體上火了,女孩成為「日本最美旗袍女孩」。

除了民間的自發舉動之外,日本政界也行動起來。

2月10日晚上,安倍晉三主持召開了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幹部會,安倍當場拍板:「每個自民黨國會議員,每人下個月工資扣5000日元,捐獻中國抗擊疫情。」

隨後,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在2月10日幹部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

針對在中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民黨內的全體國會議員將從三月份津貼中每人扣除5000日元(約人民幣300元左右),向中國提供支援資金,總計約200萬日元。

此舉在中日兩國的網絡和社交媒體上都迅速引起了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非常感動」、「感謝日本從政府到民間給予中國的援助」。

日本網友則有些心裡打鼓,有網友在新聞跟帖中表示:大量捐贈防護服和口罩或許仍然不能滿足需求。(捐款)正是二階幹事長心繫中國的提案。

同時,還有不少網友提出:「5000日元捐款會不會太少?」、「鄰國有困難,我們正該大力支援」。

老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在這個時刻,日本人不管是政客政見如何,是鷹派還是鴿派,都第一時間伸出了援手。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2月7日,日本國內各界累計捐贈:

防護口罩633.8萬餘個、手套104.7萬餘副、防護服及隔離衣17.9萬餘套、護目鏡及鏡框7.8萬餘個、防護帽1000個、鞋套1000個、防護靴30雙、大型CT檢測設備1台(價值300萬元人民幣)、體溫計1.6萬餘個,消毒水1.15噸、消毒粉1噸、消毒用品2400餘件、累計捐款約合3060.2萬人民幣(2889.8萬人民幣,2675.1萬日元)。

03、地震里的遺憾

讓冷先生想到了汶川地震時的故事,2008年5月,汶川地震第三天,日本民間救援隊趕到了汶川,冒著餘震的危險,參與搜救工作。

經過16個小時的奮戰後,他們終於把一對母女從廢墟中挖了出來。但這對母女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

一名日本隊員紅著眼眶說:「我們檢查後推測,那個小女孩應該是5個小時前才死去。如果我們速度再快一點,一定能救活她。」說完泣不成聲。

他們仔細地把母女的遺體整理好,擺在中間,然後分列成兩隊,微微欠身鞠躬,莊重默哀。

日本是個多震的國家,他們的搜救隊經驗豐富。

震後72小時是黃金搜救期,救出的人生還機率非常大,但日本搜救隊抵達時,已錯過了黃金搜救期。挖出來的常常是一具具冰冷的屍體。

「我們把孩子們一個個從下面挖出來,抱著他們,拂去他們臉上的灰塵,那些畫面一直凝固在腦海里」,參與救援的糟谷回憶說:

「任務結束後,我回到家中,禁不住地會想地震那一刻他們經歷了什麼,現在怎麼樣了,一個人坐著淚流不止。」

到5月19日撤離時,日本搜救隊一共挖出了16具屍體。

隊長小泉崇離開時帶有歉意地表示:「抱歉了,我們沒能救活他們。沒能救出倖存者,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離開時,隊員們腳步沉重,沒有笑意,顯得無精打采。未能成功施救,日本人非常失望。

在回顧兩國的邦交歷史,中國也曾在關東大地震時慷慨解囊,從政府到民間,從軍人到文人無不傾力支持。

中日兩國有漫長的交往史,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但也有交惡歷史,甚至戰爭。

但是在這次疫情中,日本做到的,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做到。中國人一向是恩怨分明的,情誼歸情誼,鋼刀歸鋼刀。

應該記得日本人做的事,當然還有這段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對中國大使說的話:

我們常講患難見真情,日方願舉全國之力,不遺餘力地向中方提供一切幫助,與中方共同抗擊疫情。我相信,只要日中兩國團結合作,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正如此言,我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中國人也會大聲地對日本說一聲:「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