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畜無害「的蝙蝠,會成為吸血鬼的「死黨」?

蹦迪班長 發佈 2020-02-10T10:15:33+00:00

中國有句老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於異族、異類,人類往往會有一些主觀幻想,這些幻想中往往會摻雜神秘、不安與恐懼。

中國有句老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即便放到全人類層面,這八個字也有道理。對於異族、異類,人類往往會有一些主觀幻想,這些幻想中往往會摻雜神秘、不安與恐懼。

人類還會把這種認知投射到世間萬物上,比如最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成為「負面網紅」的蝙蝠。


儘管它是無辜的,那句話說得就很好,「蝙蝠已經盡到最大努力長得不像個食材了」,但人們依然把不祥的徵兆與它們聯繫在一起。

比如前幾天,30萬隻蝙蝠「入侵」澳大利亞昆州凱恩斯,一時間遮天蔽日,國內就有自媒體感慨「仿佛魔王覺醒的前夜」,渲染末日氣氛。但實際上,當地人對於這種情形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每年都有。


又如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蝙蝠——翼展可達1.8米的馬來大狐蝠,其舊照也在最近廣為流傳。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以吃水果、採花蜜為生的它,論戰鬥力妥妥是個渣渣。

但請想像一幅畫面,如果這玩意在你家窗外閃現的話,位居食物鏈頂端的你,敢保證自己能微微一笑,絕對不抽嗎?

我認識一個小朋友,覺得蝙蝠是靠著病毒一夜躥紅、讓人害怕的。然而,人類知道病毒的存在不過191年,但對蝙蝠的恐懼幻想,卻從上古時代就開始了。

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在西方世界,蝙蝠成為吸血鬼的象徵之一。

然而,全世界已知的962種蝙蝠中,只有3種是吸血的,又都在美洲。大多數時間裡吃水果、採花蜜、捕蚊子的蝙蝠,怎麼就跟吸血鬼混到一起了呢?

這一切的背後,不是道德的淪喪,也無關人性的扭曲。但在蝙蝠成為硬談資的當下,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1.


一些人或許會認為,這世界上有吸血蝙蝠,所以自然就早早和吸血鬼發生了關聯。

但真正以吸血為生的蝙蝠都產自非洲和南美洲,被歐洲人發現已經是15世紀末的事兒了。


但即便歐洲蝙蝠不吸血,也在中世紀就沾上了很多惡名,為它們成為吸血鬼化身奠定了深厚的輿論基礎。

學術界有個專有名詞,叫"複合型生物",指人們會把各種生物的特點疊加在一起,創造出新的想像物種,比如龍、鳳凰、麒麟、卡邁拉、獨角獸等等。

可這些幻想出來的神獸,畢竟只存在於神話傳說里,沒人真正見過。但是蝙蝠可就不一樣了,它是真實存在的。

從生物性上來看,它是哺乳動物,但是又長了翅膀會飛,像鳥像鼠,但又非鳥非鼠,本身就有「複合性」,看上去像是雜交出來的。即便是貝爾納丹·德·聖皮埃爾這種博物學家,也時而把蝙蝠歸為鳥類,時而又歸為哺乳動物,一直沒搞清它的種屬關係。

這種模稜兩可的「雜種」屬性,導致蝙蝠容易引發幻想,又被人厭棄,進而對這個物種做各種有罪推定,成了各種壞事的「背鍋俠」。

除了本身長得像「雜種」,蝙蝠的生活習慣是晝伏夜出,又棲息在遠離人群的山洞、廢墟、舊城堡里,而在白天活動的人類則是「不懂夜的黑」,所以對這類生物又好奇又恐懼,產生不好的想像。

它本就一身漆黑,又總是在黑夜中揮動翅膀,神出鬼沒。加上壽命又長,具有「不死」性質,這些都與魔鬼、與不祥有著天然的親緣關係,因此蝙蝠與墓地、死亡、活死人等聯繫了起來。


因此,在中世紀的傳說里,蝙蝠往往與魔鬼、異教等暗黑勢力緊密相關,甚至本身就是哥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別是蝙蝠的翅膀,更是成為魔物的顯著特徵。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龍的翅膀取自於蝙蝠的膜狀翅。在西方,龍往往代表了破壞力和災厄,因此也被歸為魔的一類。


總之在中世紀乃至近代的繪畫里,長著蝙蝠翅膀的妖魔鬼怪隨處可見。





另外,蝙蝠還讓西方民眾們聯想到同樣神秘的、同樣在黑夜活動的巫師、巫婆。在西方傳說中,蝙蝠和黑貓、貓頭鷹、蜘蛛一樣,常常與巫師相伴,是施展巫術的載體。



而蝙蝠喜歡倒掛的習性,也被認為是某種邪惡的特質。這就反映了古人判斷正邪的標準之一:是否和我一樣。

另外蝙蝠本身還攜帶多種致命病毒,比如狂犬病毒。不慎被攜帶病毒的蝙蝠咬了的人,狂犬病發作時有如中邪一般,時而高度興奮,時而陷入極度恐懼。但古人對於病毒沒有認知,就只能把蝙蝠與惡魔聯繫在一起了。

總之,蝙蝠在古代西方的各種傳說里一直都是個邪物,介於死人與活人之間,與吸血鬼很相似。

到了18世紀,博物學家布封閱讀南美吸血蝙蝠的資料後,就把羅馬尼亞傳說中的吸血鬼和蝙蝠聯繫在了一起,宣稱「我們應該稱蝙蝠為吸血鬼」。

布封的這個論斷,對吸血鬼題材的戲劇、小說影響很大,可以說開啟了蝙蝠與吸血鬼纏纏綿綿睡古堡,轟轟烈烈去吸血的歷史進程。


2.


在蝙蝠成為吸血鬼死黨的歷史進程里,有一部小說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那就是布拉姆·斯托克寫於1897年的《德古拉》,吸血鬼文學的扛鼎之作。


在小說里,蝙蝠不僅是德古拉伯爵的隨從,德古拉也擁有化身成為蝙蝠的能力。這個設定被沿用至今。

除了《德古拉》小說,在回顧蝙蝠成為吸血鬼同黨的歷史進程時,還有兩個不能不提的狠人,一部不能不提的戲劇。

這兩個狠人,至今惡名昭彰。

一個是東歐的瓦拉幾亞(今天的羅馬尼亞)大公弗拉德三世。這是個相當暴虐狂躁的主,看見人血、聽見慘叫就異常興奮,因此喜歡用各種酷刑處死戰俘。

砍頭、肢解這些常規酷刑看膩了之後,這個狠人發明了一種新酷刑,叫刺穿刑

大致實施過程是,先把一根削尖的木樁立於土中,然後讓受刑者裸體坐在尖端上面,木樁就會從他們的肛門扎進去,從口腔穿出。由於太血腥,這裡就不做詳細描述了。

弗拉德三世一生對數萬名戰俘施行了刺穿刑,故此得名「刺穿大公」。

更狠的是,面對如此血腥場面,刺穿大公依然可以安然就餐,鮮血在他眼裡就像是老乾媽,越看越下飯,於是就有了他喜歡喝人血的故事。

正因如此,當19世紀末布拉姆·斯托克創作《德古拉》時,弗拉德三世就成了吸血伯爵德古拉的原型,至今依然活躍在螢屏上。

另一位惡名遠揚的狠人是個女性貴族,匈牙利的巴托里·伊莉莎白,來自著名的巴托里家族。這個家族因保衛匈牙利不受土耳其侵略而聞名,但她卻是歷史上殺人數量最多的女性連環殺手。

為了青春永駐,她收集少女的血液,用來做面膜和浴液。在城堡的地下室里,她與四個施行巫術的僕人一起用小刀、針以及各種刑具折磨被囚禁的本地少女,還發明了鐵處女等一系列刑具。

那時的貴族根本不把平民當人看待,一開始對巴托里的暴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她殘害了一些小貴族的女兒之後,才被貴族們控訴,並藉由一名逃出監禁的少女的證詞將她和四名僕人逮捕。

審判時,先後有三百多人提供證詞。有人說遇害人數是三十六七個,但有不少僕人卻說搬過的屍體大約在100至200之間,甚至有一人說超過了650人,不過到最後只有80人被證實是被巴托里伯爵夫人殺害的。至於到底有多少人遇害,已是歷史懸案。

最後,她的三個僕人被處以極刑,另一個不知下落。而她則因貴族身份逃脫死刑,被終身監禁在城堡的一個塔樓內,每天由專人負責送飯。被關了4年後,她死在囚牢里。去世時身體像孩童般瘦小,變得又黃又瘦,滿頭白髮,一臉皺紋,昔日美貌已消失無影無蹤。

巴托里伯爵夫人被後人稱為「血腥伯爵夫人」、「女德古拉伯爵」、「恰赫季斯血腥夫人」。電影《吸血女伯爵》,就是以她為原型改編的。

這兩個嗜血狠人,在某種意義上真的「活」到了現在,催生出了無數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劇甚至遊戲,流行至今。而他們所到之處,必定少不了蝙蝠的神秘身影。



而那部不能不提的戲劇,則是在19世紀50年代,由愛爾蘭劇作家戴恩·鮑西考爾特創作的《吸血鬼》。

在這部戲劇里,吸血鬼第一次以半蝙蝠半人的形象出現。據說當時他要去演員們穿上斗篷,並且在走路的時候把斗篷像翅膀一樣張開。

而在19世紀位列四大吸血鬼小說之一的《吸血鬼瓦涅爵士》,書的插圖里也出現了蝙蝠,其中的吸血鬼也披著張開的斗篷。

在蝙蝠與吸血鬼產生強關聯的過程中,它尖利的牙齒,也被化用到吸血鬼形象中。

特別是隨著科技發展,舞台劇、電影的服化道手段隨之豐富,人們發現在舞台和電影中加入尖牙,能使吸血鬼的形象更驚悚嚇人。



慢慢地,吸血鬼和蝙蝠開始合體。在藝術作品中,蝙蝠的出現往往就代表了吸血鬼的到來,到後來更發展為吸血鬼可以變形為蝙蝠,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關於吸血鬼形象的變遷是個挺有意思的課題,咱們這篇容量有限,只能點到為止。


不過大體上西方的吸血鬼形象,也經歷了一個由恐怖、異類、鄉土到浪漫、自我、高貴的轉變路線。


3.


其實說來說去,蝙蝠之於人類,始終是個不同物種的「異族」。

對於蝙蝠的恐懼幻想,也並非西方所獨有。

在印度的梵文故事中,有一種名為起屍鬼(Vetala)的精怪,聚集在火葬場和墓地周圍,它們擁有和蝙蝠一樣的翅膀,也總是倒掛在樹上,同樣有長生不死的屬性,在流傳過程中它們也具有了某種吸血鬼的特質。

菲律賓神話中的馬納南加爾,是個類蝙蝠生物,也具有吸血鬼性質。它白天形態是美貌婦人,夜間則可以分離出上身軀幹,用巨大的蝙蝠狀翅膀飛行,捕食在家中睡著而且毫無防備的孕婦,會伸長吻狀的舌頭來吸食胎兒,也喜歡吃病人的內臟和痰。


在中國,蝙蝠雖然因為諧音,有「福氣」的寓意,但在民間傳說里,蝙蝠也能修煉成精,會變身吃人。只是蝙蝠精的業務能力一般,顏值也無法和蛇精、狐狸精這些漂亮姐姐相提並論,在妖精界屬於低端角色,是個搖擺在獸類和禽類之間的牆頭草,誰都不待見的"兩面派"。


你可以認為傳說故事、繪畫、電影等等都是虛構的,完全不當回事,但往往就是這些所謂的虛構,才發展成為了人們需要的規則、知識、禁忌,讓當時的人得以在大自然中生存和發展。

就拿蝙蝠來說,人家也是經過優勝劣汰存活下來的生命體,這個物種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萬年前,比人類要早得多,也參與到具體的生態鏈中。

不論它吉利也好,禍害也罷,人類都要保持界限感。

比如現在我們早已不再需要用蝙蝠煉丹、做中藥了,為啥現代社會還有人想去吃蝙蝠?

拋去真的是某種飲食習慣來看,其實更多的就是獵奇,或者說是一種對打破邊界的權力的嚮往。

這跟那些想要用蝙蝠煉丹修仙、治病救人的古人還不一樣,人家至少還有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和邏輯體系,而執著於另類野味的人,可能只是很享受"我行你不行、我有你沒有"這類無聊而低級的快感。

所以吃蝙蝠很大程度上與食慾無關,而是因為權力欲。與那些善於封口的人有著一樣的訴求,只不過場景不同罷了。


而很多"人禍"的背後,都是對規則、知識、生命的蔑視與踐踏。

你以為自己是萬物主宰了,想幹啥就幹啥,絲毫不克制對權力的慾望,但大自然總會以超出我們現有認知的方式,讓這種狂妄付出代價,甚至釀成災難。

從這點來說,把蝙蝠看成是吸血鬼,對它心存敬畏、保持距離,不僅不迷信,反而很科學。



參考文獻


王慧萍:《怪物考:中世紀幻想藝術圖文志》史蒂芬·瓊斯:《恐怖的藝術》

焦成根:《從蝙蝠形象看中西文化精神》

嚴延生:《蝙蝠作為中國人獸共患病病原儲存宿主的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