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病人的康復鍛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當代名醫 發佈 2020-02-09T13:09:41+00:00

近年研究顯示我國住院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後1個月時病死率約為3.3%~5.2%,3個月時病死率9%~9.6%,死亡/殘疾率為34.5%~37.1%,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殘疾率33.4%一44.6%。

急性腦梗死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約占全部腦卒中的60%-80%。急性期的時間劃分尚不統一,一般指發病後2周內。近年研究顯示我國住院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後1個月時病死率約為3.3%~5.2%,3個月時病死率9%~9.6%,死亡/殘疾率為34.5%~37.1%,1 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殘疾率33.4%一44.6%。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處理應強調早期 診斷、早期治療、早期康復和早期預防再發。

若患者突然出現以下任一症狀時應考慮腦卒中的可能:(1)一側肢體(伴或不伴面部)無力或麻木; (2)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說話不清或理解 語言困難;(4)雙眼向一側凝視;(5)一側或雙眼視 力喪失或模糊;(6)眩暈伴嘔吐;(7)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8)意識障礙或抽搐。

腦梗塞作為一種嚴重致殘性疾患,尤其是近年來腦梗也越來越年輕化,小編在急診碰到20多歲就患腦血管病的,如果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可使90%的患者重新獲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還能恢復一些較輕的工作。腦梗塞康復工作如何做呢?

腦梗塞的早期康復治療包括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前者就是讓患者在患肢上舉位做一些活動,儘量讓患者做主動運動,肌肉的收縮為減輕水腫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讓患者在患肢上舉位做一些活動,如手指的抓握活動、抓握木棒、擰毛巾等。

被動運動就是讓患者做健肢帶動患肢做上舉運動,被動運動的動作應輕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劇疼痛。可讓患者做健肢帶動患肢做上舉運動,也可在無痛範圍內做前臂旋前旋後,腕關節的背屈、伸活動等,以保持患肢的關節正常活動範圍。注意預防肩手綜合徵的發生,可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坐輪椅時,應確保患肢不垂於輪椅一側,可將手置於輪椅扶手上或輪椅桌板上;應儘量避免在患側上下肢輸液,避免過度牽拉手關節及意外的損傷。這樣做不但可預防肩手綜合徵的發生,即使在發生後也可防止病情加重,減輕殘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接下來就是床上訓練,其重點是重心向患側移位的訓練為站立和步行打基礎。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級訓練,髖、膝、肩、踝等關節抗痙攣訓練以及雙或單腿搭橋訓練,然後坐立位轉換到立位三級平衡訓練,即重心向患側移位的訓練。

在接下來步行訓練就是力爭達到軀幹四肢肌力平衡和對稱。 當患側下肢負重良好後,進行邁步訓練及基本步行訓練和實用步行訓練,糾正患肢膝關節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擺拖地動作:雙上肢扶床邊或周圍固定物,雙擺放與肩同寬,下肢膝關節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練習,繼而膝關節交替屈曲,髖關節交替斜上頂做腳尖不離地的踏步練習。本著助於運動到抗阻運動的訓練程序,促進癱側肌力恢復,力爭達到軀幹四肢肌力平衡和對稱。上肢練習也是從被動—助動—主動—負重的順序進行,手指由粗大功能到精細功能,儘量使生活走向自理。

腦梗塞病人的康復鍛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希望每位腦梗患者都能順利康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