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張手繪漫畫 講述一名護士在武漢前線的故事

新民晚報 發佈 2020-02-07T18:20:14+00:00

圖說:諸玫琳在武漢前線穿防護服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近日,著名畫家、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明德教授,根據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諸玫琳的故事,創作了9幅手繪漫畫。

圖說:諸玫琳(右二)在武漢前線穿防護服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近日,著名畫家、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明德教授,根據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諸玫琳的故事,創作了9幅手繪漫畫。新民晚報也於2月2日刊登了諸玫琳的故事:

來源/2020年2月3日新民晚報

這是武漢前線護士的手,戴了8小時防護手套的手。

干皺,卻美麗。

這雙手的主人,叫諸玫琳,曙光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

「要去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和爸爸媽媽商量過嗎?」90後的諸玫琳,是曙光醫院首批援鄂團隊里年齡最小的。當護理部同事這樣問她時,她哽咽了,「父母雖然不舍,但還是支持我去。爸爸說,你是重症監護室的護士,年紀又輕,也沒結婚,就應該去報名。」

新年,就在與病毒抗爭的戰役中來臨。

諸玫琳所要工作的地方,是武漢金銀潭醫院北三樓重症病房。在疫情的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1月26日中午,剛剛結束防護操作的她就與同事一起上崗,接過了武漢同行移交的「陣地」。

所有醫護人員都要全副武裝,把厚重的防護服一層層包裹在身上,穿一次平均要花20分鐘。穿著防護服,體感悶熱,稍稍走動就渾身濕透,體力消耗也遠超平常。「卸裝更關鍵,耗時也更久。由於周圍都是被病毒污染的物資,順序稍有不對,就可能把自己暴露。」諸玫琳說。結束工作後,每脫下一樣,就要洗手消毒,她和不少隊友的手,也因反覆消毒過敏紅腫。

為了避免增加感染幾率,也為了節約防護裝備,諸玫琳和其他護士在上崗前不吃不喝。「裝備穿脫太過麻煩,而且一上廁所,整套防護服就廢了。」病房裡大多是用無創呼吸機、或用高流量氧氣治療的重症病人,多數無法生活自理,又沒有護工及家屬,一切都得自己扛。「除了常規監測病情、靜脈補液、呼吸機導管護理等醫護工作,我們還要解決病人的生活護理,包括更換床單、病人飲食,以及嘔吐、排泄物的清理。」諸玫琳說:「理解病人的惶恐、不安和無助,我們才能成為他們患病期間最溫暖的依靠。」

第一天,諸玫琳一直工作到凌晨1時,才與夜班護士交接好。其間,她裡層的工作服濕了又干,幹了又濕。下班時脫下面罩,臉上儘是壓瘡;脫下口罩,已經全部濕透;脫下手套,手被汗水浸皺……

朱明德先生表示,向抗擊新冠病毒的醫護人員學習、致敬!他們如同英雄戰士,奮不顧身戰鬥在前沿陣地。諸玫琳告訴記者,是自己做了幾十年護士的奶奶,讓她明白了這個職業對社會有用;而自己在上海建橋學院護理專業的恩師,則培養了她服從命令、默默奉獻的品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