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放飛的不止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御東行 發佈 2020-02-07T20:09:29+00:00

風箏的起源時間眾說紛紜,結合史書文獻和考古資料發現,先秦時期韓非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所記載的木鳶,貌似是風箏。

​風箏文化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公認的風箏發源地。風箏在古代,被叫做「紙鳶」或「紙鷂」。

風箏的起源時間眾說紛紜,結合史書文獻和考古資料發現,先秦時期韓非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所記載的木鳶,貌似是風箏。

那木鳶到底能不能飛上天呢?假如木鳶和風箏一樣,用線牽引,利用風力飛上天空,那就可以定義為風箏,只是因為在古書中的名字記載與今天不同而已。

但是從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所記載的「六國時,公輸般亦為木鳶以窺宋城。」,以及《太平御覽》所記載的:「張衡嘗作木鳥,假以羽翮,腹中施機,能飛數里。」等著作中不難看出,當時的「木鳥」或「木鳶」和現今所說的風箏並不是同樣的東西。

「木鳥」、「木鳶」是一種帶翅膀的「飛行器」。且木鳶在先秦時期,主要用於軍隊的物資運輸。

據宋朝高承的《事物紀原》記載,韓信在楚漢之爭的垓下之戰中,設下「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及楚軍營地包圍。

為了消耗動搖對方的軍心,故派人用牛皮製成紙鳶,在紙鳶上裝上竹笛,在夜幕降臨後將人和風箏放到空中。

風吹著笛子發出項羽家鄉的曲子,漢軍和著笛聲再唱起楚國的民歌。楚軍聽到鄉曲,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導致鬥志渙散。結果,楚霸王一敗塗地,在烏江亭自殺。

而這裡的紙鳶就是現在的風箏,但在那時,並不是用來觀賞娛樂的,而是作為戰爭的工具之一,它是伴隨著戰爭的需要現世的。

隋朝時期,風箏大多被當做通訊工具使用,充當著軍事信息的傳遞媒介。

而後,唐朝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使得風箏開始脫離軍事範疇,漸漸成為閒暇娛樂的物件。

由於傳統節日的盛行,放風箏也逐漸成為民間和宮廷的娛樂形式。「風箏」一詞最早就出現在唐朝時期,並在這一時期,隨著遣唐使到了日本。

宋朝時期,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對風箏的喜愛都超過了前朝,尤其是文人墨客。

在這時期,風箏的製作、裝飾和品種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宋朝手工業的發展,傳統風俗的普及,風箏也漸漸成為了兒童的普通玩具。

據王明清的《揮塵後錄》記載,北宋皇帝宋徽宗酷愛風箏,只要朝政處理完畢,都會去放一會兒風箏。

南宋時期,放風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之一,由此產生了專門製作風箏和放風箏的藝人。

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了一種直至現今都還在廣東、福建一帶流行的風箏遊戲,那就是看誰能把對手的風箏撞下來的比賽。

風箏在中原的普及,也傳播到了周邊的少數民族當中,慢慢的流傳開來。

明朝初年,朱元璋吸取韓信和項羽的歷史教訓,曾下令京城禁止放風箏,但其他地方並未禁止。

一開始風箏都是在南方地區普及,而隨著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放風箏也在北方地區逐漸流行起來,風箏的製作工藝也在社會需求的增加下日益豐富。

風箏在經過唐朝時期的粗放美,宋朝時期的質樸美之後,至清朝發展出了精緻美。

清朝時期風箏的流行越加廣泛,致使風箏的製作、材質、樣式和裝飾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裝飾上,吸取了中國工筆重彩畫的技巧;製作上,湧現了一大批風箏藝術家;材質上,不再局限油紙和動物皮;樣式上,也出現了很多創新。

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一次將放風箏寫進了小說。

清朝的風箏工藝,主要以京津和廊坊最為突出,在濰坊還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風箏集散市場。

1989年,國際風箏聯合會在山東濰坊成立,會上決定每年舉辦一次國際風箏會。1991年,國家制定了《風箏競賽規則》,此後又制定了《風箏競賽裁判法》。古老的紙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代。


本文編輯:葡萄糖先生

校對:凜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