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共君一醉一陶然,這大概就是友情最美好的樣子

慶余 發佈 2020-02-07T20:11:53+00:00

公元837年,也就是唐文宗開成二年,六十七歲的白居易和劉禹錫同在洛陽,白任太子少傅,劉任太子賓客分司,都是閒職。

縱觀我國古典詩歌史,你會發現詩人特別看重友情,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友情讚歌。無論是先秦《詩經》中的「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還是北魏詩人陸凱《贈范曄詩》中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亦或是唐代詩人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無不向我們展現了友情的真摯、坦率、忠誠。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便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關於友情的佳作。如果你對白居易比較了解,那麼一定知道他是唐代詩人中比較看重友情的人,一生更是交友無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早年結交的元稹和中年結交的劉禹錫,為此人們還稱呼他們為「元白」、「劉白」。這首詩中所說的便是白居易與劉禹錫相約飲酒一事。

公元837年,也就是唐文宗開成二年,六十七歲的白居易和劉禹錫同在洛陽,白任太子少傅,劉任太子賓客分司,都是閒職。所以當年近古稀,又有著宦海沉浮幾十年經歷的白居易與劉禹錫,共同飲酒暢談人生時,難免會感慨萬千。因此白居易便創作了這首七言律詩,一方面對自己晚年的現實處境表達一種哀傷和愁苦,另一方面則著重表達自己對摯友劉禹錫的深情厚誼。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閒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

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首聯、頷聯「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即年輕的時候不知道為生計而憂慮,到老後誰還去痛惜這幾個酒錢?我們一共拿出十千錢,買了一斗好酒,醉眼相看,如今都已是離七十還差三年。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兩句詩主要寫的是買酒時的豪爽以及閒飲時的歡樂。

但從「少時」到「老後」,從當初的「不憂生計」,到現在的「不惜酒錢」,顯然暗含了白居易極為淒涼沉痛的身世之感。即白居易回首自己的一生,早已經是閱盡世情冷暖,飽受政治滄桑,所以有了一種「早歲那知世事艱」的感慨。而劉禹錫與白居易同年,並且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因此這裡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意味。

雖然白居易沒有明確表達這種淒涼沉痛的身世之感,但是從「相看」二字中,我們可以想像出,兩個年近古稀的老人,面面相覷,看著彼此布滿皺紋的臉,定是包含了幾十年宦海浮沉的淒涼沉痛。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在年近古稀的時候,還能有這麼一個朋友陪著喝酒,聊人生,也是很多人所嚮往的友情最美好的樣子啊。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頸聯「閒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即兩人此次閒飲的具體細節和過程。它的意思是說,無聊中只好引經據史來行行酒令,喝醉後聆聽清吟詩句要勝過管弦之樂。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白居易與劉禹錫空有滿腹經綸的才學,如今卻只能拿來行酒令,多少有點不幸。至於「醉聽清吟勝管弦」,則是因為別人的管弦之樂比不得摯友的清吟來得美妙。由此可見,這兩句把詩人內心的煩悶和友情的真摯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詩的尾聯「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即等到菊花黃的時候,自家的酒釀好後,我再與你一醉方休共陶然。「陶然」,形容閒適歡樂的樣子。一個「更」字,說明了白居易不滿足於此次的閒飲,故而相約下次再飲。這裡既有詩人此次沒有徹底解愁的意思,同時又有表現摯友間的深情厚誼之意。但不管怎麼說,「共君一醉一陶然」無疑是白居易所表現出來的友情最美好的樣子。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言簡意賅,語淡情深,不僅有對摯友的深情厚誼,還有對現實的感傷。雖然我們沒有白居易那樣的人生經歷,但是詩中他與劉禹錫在年近古稀的時候,依然能夠「共君一醉一陶然」,卻道出了友情的真諦,令人嚮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