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蔣雯麗:人到中年,依然可以奮勇前行

伊說說 發佈 2020-02-06T00:03:20+00:00

她用她實際的表現告訴我們,人到中年,依舊可以活出別樣的精彩。本著初心,懂得以感恩,以熱愛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即使人到中年,即使歲月老去,即使風光不再,但是總也是輕鬆自在的。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盔甲在身,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生活不是想像的,所有的經歷都是創作的源泉。

——蔣雯麗


蔣雯麗作為金椰獎評委,再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以一襲簡約的黑色時尚套裝,一臉洋溢自信的笑容,征服了在場每一個人。她用她實際的表現告訴我們,人到中年,依舊可以活出別樣的精彩。


她是演員。

她是中國電視劇獲獎史上唯一實現三大電視劇獎(飛天獎、金鷹獎、白玉蘭獎)大滿貫並二輪刷獎的視後。

2019年,憑藉電視劇 《正陽門下小女人》徐慧真一角,蔣雯麗打敗了年度大熱劇集《都挺好》的姚晨,再一次成為了白玉蘭獎的視後。


而上一次的狹路相逢,還是姚晨,即使有《潛伏》這款爆劇加身,依舊惜敗於蔣雯麗。讓人不禁為姚晨的惜敗感到惋惜,但無可厚非,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蔣雯麗就是那個值得。

她是導演。

一部《我們天上見》,以細膩、溫暖的角度給我們講述了她的童年,也讓她斬獲了釜山國際電影節觀眾獎,以及上海國際電影節之亞洲新人最佳影片獎。獎項加身的同時,也讓我們見識到,她不僅只能是演員,她還有別樣的可能。

2019年,已屆50歲的她,告訴我們一個家庭在左,事業在右的故事。因為熱愛,因為心有熱忱,即使人到中年,依舊奮勇前行。

她就是蔣雯麗。

看盡人間冷暖,心有感恩才能如沐春風

蔣雯麗出生在安徽蚌埠,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從小,她的父親就被遠派到新疆工作。而她跟著工作忙碌的媽媽以及姥爺一起生活。小時候的她,有著一個習慣便是遙望西方,等著她的爸爸歸來,跟她們一家團聚。

忙於工作的媽媽無暇顧及年幼的她,而"蔣"這個姓氏,在那個年代又賦予了她別樣的含義。所以,懦弱,膽小,一害怕便把自己鎖在衣櫃里便成為了她童年的記憶。

這個時候陪在她身邊的是她的姥爺,一個她念了一生,記了一輩子的人。

2010年4月4日上映的電影《我們天上見》,因為清明節以及這個名字的關係,讓很多人覺得不適。但,這是蔣雯麗對姥爺的紀念。


電影中,姥爺就好如一座靠山一般,為孤獨寂寞的她,撐起了一把"雨傘";教會她人生的道理,陪伴她度過人生的"空窗期";會為了她不懂事拿板子打她,會因為家裡買不起體操服,親手給她做衣服。

就是這樣的一個姥爺,因為她的等待,即使老去也不願意走得太快,因為怕她孤單,怕她寂寞。

待姥爺去世以後,她才學會了做自己的"雨衣",因為那個給她撐雨傘的人再也無法給她遮風擋雨了。她只能自己學著勇敢,然後等待著某一天,天上相見。

電影中,姥爺有句台詞讓觀眾印象深刻:"姥爺不怕死活著跟你在一起,死了跟你舅舅他們在一起,兩邊都是我的親人。"

這部電影,讓蔣雯麗獲得第1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觀眾獎以及上海國際電影節之亞洲新人最佳影片獎。

這部電影也給我們講述了,童年的蔣雯麗,已經飽嘗世間心酸,看盡人間冷暖,但是,因為有姥爺,她就是快樂的。

2010年,電影上映時,蔣雯麗說:"想起童年,那時物質並不豐富,但精神很充實。我拍電影就想告訴人們,在喧囂的環境中靜下來,不需要太多的物質也能很快樂。"

姥爺和童年是她的"精神家園",回顧過去,因為心有感恩,即使人到中年,也讓她知道接下來如何出發。


因為熱愛,一顆至真至純的心不變

蔣雯麗,從一個自來水廠女工,到電影學院的學生,再到一個演員,這其中,要感謝她的媽媽,媽媽把她從小送去學體操,讓她打下了表演基礎;也要感謝水廠領導的提醒,讓她知道了自己的人生,還可以有別的選擇;也要感謝學校的老師,是他們的慧眼識珠,才讓人們可以認識到一個名叫"蔣雯麗"的演員。

電影《霸王別姬》中,蔣雯麗雖然短短的幾分鐘出場,但那"驚天一跪"讓人記住了這個明媚的女子,一位名叫蔣雯麗的新人演員。

但是,人生不是一帆風順。在各種小角色中,沉浮了十年,讓她漸漸開始迷茫自己最初的選擇是否正確。一個女演員將自己十年的青春都砸在了小角色裡面,在很多人看來是浪費時間的,所以有時候,她也想過不如就放棄了吧!

後來的她,因為心有熱愛,所以享受演戲就是她應該做的。所以,無時無刻,她都在把一個個小角色演好,再也不去想是不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因為有了這十年的沉澱,有了這十年的積累,因為對演戲的滿腔熱忱,所以,成功的爆發是必然的。

電影《立春》對於她來說,是一部里程碑的作品,讓她收穫金雞獎等四座影后獎盃的同時,也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能夠為演藝事業獻身的專業演員。


為了塑造好"王秋玲"這個角色,為了更加貼近她。她在一個月內增肥了30斤,給自己裝上大齙牙,看著原本自己較好的體型漸漸變胖。這之中,她的心理活動也在日漸演變,從一個原本內心自信的蔣雯麗變成了有些自卑的"王秋玲"。

因為有了這種心的貼近,才有了我們見到的,屬於"蔣雯麗式"的個人表演秀,也讓她,如願以償,有了自己的個人代表作。

她第一次獲獎是在22歲,而再一次握住獎盃卻已經是32歲。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20歲的她能夠演出40歲女人的滄桑,而40歲的她,又能夠演繹出20歲少女的天真。當你看到一個女人不因歲月的流逝,蒼老的容顏,依舊綻放出美麗自信的笑容,那麼就能夠知道她過得是如何的自知且自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為心有熱愛,因為心懷赤誠,即使人到中年,韶華消逝,依舊有快樂的源泉,樂活自在的動力。


生活就是一種閱歷,才能夠如火純情

金鷹獎,白玉蘭獎以及飛天獎的二刷視後,讓我們見識到作為演員的蔣雯麗的獨道之處。

她似乎有一種魔力,讓人透過螢幕看到的都不是她,而是角色本人。這便是一種名叫"以己入戲"的本事。

因為真實,因為表現的那種張力,讓人對她演技認可的同時,自然也為她迎來了無數的勛功章。

細節決定成敗,她總會在別人不易發掘的地方,去挖掘自己獨道的細節見解。


當她飾演家庭條件較差的家庭婦女時,打個雞蛋,都會在最後用手指來刮幾下,這是家庭拮据下一個家庭婦女的最平常的節約習慣,而如果是演一個家庭條件尚可的家庭婦女,那麼她便會忽略這個細節。

她曾經也飾演過一個瘋子,作為一個很怕動物的人而言,她居然嚮導演提出了去騎豬的想法。當她瑟瑟發抖的靠近豬,騎上豬,導演喊下"Action"的時候,她便不再是害怕動物的蔣雯麗,而是一個騎著豬使勁撒瘋的村婦,導演沒有喊停便沒有結束。

演戲對她來說,是工作亦是生活。

蔣雯麗在接受訪談時說:"可以的話我想一直演下去,在演戲的時候其實也是感悟人生的一個過程,做演員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可以體驗到別人的生活,然後通過塑造一個好角色去影響別人的生活,給別人一些感悟。"

演戲占據了她人生大半的時間,但是這已經是她人生中的一部分。她甘願為自己的生活奉獻所有的能量,即使人到中年,她也不悔。

因為是生活,那麼就要把生活過好。


人到中年,平凡中的不平凡

叔本華在《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寫到:"人在一生當中的前四十年,寫的是本文,在往後的三十年,則不斷地在本文中加添注釋。"

50歲的她,現在大多數人提起她,便會用馬思純的小姨來形容。因為不是流量,因為沒有熱度與話題,她正在時代的浪潮中漸漸退去。

她是演員,也是導演。


大浪淘沙,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人不可能一直都生活在頂端。所以,作為演員她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人生必定會有起伏,知道什麼屬於自己,什麼不屬於自己,去珍惜擁有的每一份東西就夠了。

她對於表演並沒有寄予多大的野心與目標,因為表演對她是一種享受,是她的生活。有戲拍,那麼就拍。沒戲拍,也就是生活稍微換點味。永遠對下一部作品抱有更大的期待,便是她生活的動力。

"沒有什麼是白白經歷的,把它好好地保存起來,作為自己的一個動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這個不是你能駕馭的,這個是不屬於你的,你能擁有的很少,你要的就那麼一點點,珍惜擁有的那一份東西就夠了。"蔣雯麗這樣說。

她是蔣雯麗,她擁有多面"性格"。


生活不是一成不變,性格也不一定需要所謂的扮演。

她是蔣雯麗,因為心懷赤誠,至真至純,所以生活才格外的美好。

她只想通過演戲來像世人表達她的感悟,然後懷抱著一顆如同孩子般純潔的心靈,過好每一天。

本著初心,懂得以感恩,以熱愛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即使人到中年,即使歲月老去,即使風光不再,但是總也是輕鬆自在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