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頭孢後 4 小時,患者突發消化道大出血!

一枚心內科醫生 發佈 2020-02-04T08:06:41+00:00

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3.0g,每日 2 次,聯合應用滅滴靈 0.59/100ml、魚腥草注射液 50ml 及門冬氮酸甲鎂注射用滅菌粉末 1 支,用藥後第 8 天患者出現血尿。

案例一

患者,男,69 歲。因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部感染入院。給予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靜脈滴注 8d 後,改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2.0g,每日 2 次),用藥後 4h 患者出現消化道大出血,血便。

實驗室檢查:WBC 37.8×10^9/L,N 0.794/L,Hb 769/L,大便潛血OB(+++);凝血酶時間(TT)59.1s(正常值 12~16s),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bg)等基本正常。

立即停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給予奧美拉唑、氨甲環酸、立止血、維生素 K 等止血治療,患者便血得以控制。

案例二

男,74歲。因肺部感染入院。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 3.0g,每日 2 次,聯合應用滅滴靈 0.59/100ml、魚腥草注射液 50ml 及門冬氮酸甲鎂注射用滅菌粉末 1 支,用藥後第 8 天患者出現血尿。

實驗室檢查 PT 60.1s(正常值 11~145),APTT 55s(正常值 25~35s),FBG 4.69/L(正常值 2~49/L);BUN 從 14.9 mmol/L 升至 20.3 mmol/L,肌酐從 31.8 mmol/L 升至 293.4 mmol/L。

立即停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並給輸血漿 400ml,對症給予止血藥,治療 3d 後凝血功能恢復正常,患者檢查無血尿、血便。

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是臨床常用的帶有 β-內醯胺酶抑制劑 (舒巴坦)的三代頭孢菌素。除三代頭孢菌素具備的抗菌活性以外,特別是針對廣泛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有效。

頭孢哌酮/舒巴坦鈉具有較好的抗菌敏感性,但其對凝血功能的影響也逐漸受到了臨床醫生的關注。

凝血障礙,主要為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凝血功能異常,表現為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F)延長,嚴重時可導致肉眼血尿、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

頭孢哌酮/舒巴坦鈉影響凝血的機制

抗生素影響凝血功能的原因大致有:使維生素 K 的腸道合成受阻;阻礙維生素 K 的代謝循環;使血小板減少;抑制血小板功能。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對維生素 K 的合成與代謝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1、頭孢哌酮含有 N一甲基硫化四氮唑側鏈,這個側鏈結構與谷氨酸相似,可與維生素 K 競爭性結合 γ-谷氨醯羧肽酶,導致維生素 K 合成障礙,進而使依賴維生素 K 的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Ⅱ、Ⅶ、Ⅸ、X 的合成減少。

2、頭孢哌酮大部分以原型通過膽道排入腸內,抑制了腸道菌群,特別是大腸桿菌,而大腸桿菌是體內合成維生素 K 的主要細菌。

腸道大腸桿菌對頭孢哌酮藥物敏感性很強,≤0.25 mg/L 的頭孢哌酮可抑制大約 80% 的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的抑制引起維生素 K 的合成顯著減少。

凝血異常如何預防與應對?

病例中的患者年齡偏高,高齡患者易合併腎功能不全,且往往同時存在進食較差、營養狀況不佳、腸道菌群紊亂等問題,導致維生素 K 缺乏嚴重,進而影響凝血功能。

因此建議臨床在使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感染時:

1、要熟悉該藥對凝血功能的影響,重點了解患者使用抗凝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的用藥史。

2、應在使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後及時、動態地監測患者凝血指標的變化,及時發現出血傾向與臨床表現,預防致死性出血事件的發生。

如果患者出現指標異常,應及時停藥,同時給予維生素 K1 治療,嚴重時,可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補充凝血因子。

對於一些高危老齡患者可以使用微生態調節劑預防腸道菌群失調和消化道出血,也可預防性使用維生素 K1,具體用量應根據臨床監測的凝血功能情況動態調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