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甲午戰爭對近代中國民族意識覺醒的影響

文史不假 發佈 2020-02-04T08:51:19+00:00

對中國而言, 甲午戰爭的失敗及其《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僅是割地賠款那麼簡單,更是徹底粉碎了中國人僅存的一絲 「天朝上國」 的殘渣, 徹底激發了全民族的憂患意識,促成了近代民族意識的覺醒。

1894年,朝鮮國內爆發了由東學道領袖全琫准領導的反帝、反封建農民起義,史稱「東學黨起義」。不過,在朝鮮內外勢力的共同鎮壓下,東學黨起義最終被撲滅。

期間,作為宗主國的大清朝自然出力不少,但居心不良的日本也趁機在朝鮮持續增兵,與大清朝之間日益劍拔弩張。最終,以日本突然偷襲清政府的運兵船為標誌,爆發了豐島海戰,甲午戰爭也由此打響。

中日甲午戰爭,以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和清政府的慘敗而落下帷幕。之後,更是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極大地加速了中國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進程,加速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軍國主義的擴張,成為事關近代中日兩國國運和興衰的一道分水嶺,完全改變了亞洲的版圖和格局。

對中國而言, 甲午戰爭的失敗及其《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僅是割地賠款那麼簡單,更是徹底粉碎了中國人僅存的一絲 「天朝上國」 的殘渣, 徹底激發了全民族的憂患意識,促成了近代民族意識的覺醒。

甲午戰敗後,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開始重新思考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 而且,這種思潮很快就突破了思想的領域和層面,將其轉化為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

據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啓超在《戊戌政變記》中記載:

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 實自甲午戰敗。

雖然,戊戌變法沒有實現既定的目標,很快就在頑固派的阻撓之下宣告失敗。但是,這畢竟是先進的中國人在近代化進程中的一次積極嘗試和有益探索。

從此以後,落後的中國和世界開始有了更為頻繁的接觸,民族的觀念開始有了提升和飛躍,民族的意識被不斷予以確認。甲午戰後,延續數千年的「君權帝國」,逐漸演變成了「民族國家」, 成為了主導20世紀中國政治和歷史最主要的思想意識形態,一直存續到了現在。

接下來,文史不假與您一道,淺談甲午戰爭對於近代中國民族意識覺醒和形成的影響。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自有文字出現起,就有了關於「民」「族」的記載。只不過,這是兩個獨立的概念,相互之間沒有關聯。

「民」字最早在金文中就已經出現過,到了西周時期,開始在文獻中大量出現。其原本的含義,是「冥」,用來指奴役和統治那些戰俘與奴隸。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偶爾出現以民為稱謂的意思。

「族」字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原本的意思是叢簇,而後取此義而引申為「氏族」和「族群」。到了西周以後,族字主要用來表示具有親屬和血緣關係的人們。據《左傳》記載: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過,雖然「民」字和「族」字很早就開始使用,但卻並沒有將兩個字合併起來當作一個詞來使用。即使,偶爾把 「民」 和 「族」 兩個字連起來使用,也是指一些社會組織和群體的複數概念罷了, 絲毫沒有近現代民族概念的含義。因此,完全不能等同於現代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概念。

民族概念在近代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出現。

回顧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後,伴隨著列國之間的內征和外伐,各個族群或主動或被動的匯聚和融合, 逐漸形成了華夏族的共同體,由此出現了 「華夏」「夷狄」 的區分。 據《左傳》記載:

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

除了《左傳》外,在先秦百家的很多典籍中,也都出現了關於「華夏」「夷、 蠻、戎、 狄」 等不同族類的相關記載。據《禮記·王制》記載:

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

這裡的 「五方之民」,就是指華夏族以外的其他族類。所以,在當時的社會下, 中國既沒有明晰的民族意識, 更沒有現代的國家觀念,強調的僅僅是共同的歷史傳統、生活地域和文化理念,是高於種族和血緣的一種差異, 與現代的民族和國家觀念,完全就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發展中,尤其是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以儒家文化為標準的族類觀念以及由其奠定而成的華夷秩序,對於維繫多民族帝國的政權和疆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僅如此,這種族類觀念,除了對內的影響外,還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維持了亞洲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

但是,這種觀念下形成的秩序,是建立在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性和璀璨的優越感之上的。這種 「華夏至上」「天朝上國」的傳統族類觀念,必然會給整個華夏民族造成難以承載的精神重負。由此,導致整個中國在封建統治下,遲遲沒有萌生近代的民族意識,大幅度落後於世界的發展趨勢。

1840年,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的歷史被迫進入了近代化。在這種形式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改變,促成了少數有識之士首先進行思想覺醒,進而開眼看世界,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的主張。但同時還堅信,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也就是洋務運動的核心指導思想。

在洋務運動前後,儘管少部分統治階級上層的先進人士已經逐步覺醒,但絕大多數的國人依然固守著「天朝上國」 的迷夢,直到甲午戰爭慘敗後,這種迷夢才終於甦醒。

甲午戰爭以後,伴隨著近代維新思想的出現和興起,伴隨著西學的充分引入,「民族」一詞才被真正使用,民族意識才開始逐漸覺醒。

梁啓超在《東籍月旦》中,提到了「民族變遷」「民族競爭」等詞語,第一次在漢語中出現和使用了「民族」一詞。而這裡的民族一詞,就具有了近現代意義上民族的含義。

民族一詞在中國被普遍使用,基本上是在新文化運動前後,隨著梁啓超等維新派人士書寫了《論民族競爭之大勢》、《論國民與民族之差異及其關係》等文,大範圍的宣傳了近代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意識。

在甲午戰爭爆發以前,中國已經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的失敗,動搖了原有的封建社會秩序和經濟基礎,再無往昔「天朝上國」的雄風。

甲午慘敗後,國外勢力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亡國滅種的危機也日益加劇。這樣,民族意識逐漸成為當時社會中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成為凝聚人心和整合力量的工具和武器。

甲午戰爭深深刺痛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鴉片戰爭打不過西方強國也就罷了。現今,就連日本這個彈丸小國,曾經長期被稱為是「蠻夷」「倭奴」的小國,也能擊敗中國並要求割地賠款。由此,終於迎來了中華民族從整個群體上的普遍和大範圍覺醒。或許,這是甲午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唯一益處。

從彼時開始,以康有為和梁啓超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階層,開始走上了維新變法的政治改良之路,發起了戊戌變法。

在戊戌變法期間, 維新派除了在朝廷上層進行轟轟烈烈的變革,還在民間通過開辦學堂、設立報館、刊印新書等方式,積極傳播維新變法的啟蒙思想。這樣,具有近現代價值取向的 「民族」 概念終於流入到了國內。

戊戌變法失敗後,已經覺醒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觀念卻沒有一同消亡,而是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演變。

1906年12月,同盟會總理孫中山在東京演講《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時,正式提出了三民主義,分別是:

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客觀的講,中國近代的民族意識,其形成和發展都是被動的,是在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直接對抗中形成的。而這份契機,就是由甲午戰爭的慘敗而導致的。


原創作者:文史不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