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凍後的古巴,活得比我們想像中潮

新周刊 發佈 2020-02-04T11:29:24+00:00

被歷史與政治塵封了半個世紀的古巴,逐漸向外國遊客敞開懷抱,鶯歌燕舞的外表下,有讓你感受並驚詫於它前行決心與開放胸懷的部分,也有向你豎中指警告止步的不願示人的部分。


被歷史與政治塵封了半個世紀的古巴,逐漸向外國遊客敞開懷抱,鶯歌燕舞的外表下,有讓你感受並驚詫於它前行決心與開放胸懷的部分,也有向你豎中指警告止步的不願示人的部分。


2018年4月,古巴迎來了近60年來首位不姓卡斯楚的領袖。這個塵封了半個世紀的國家正在一點點向外國人敞開懷抱。


與此同時,幾乎每個準備去古巴旅行的人,在做攻略時都會被告知以下幾件事:


第一,這個國家同時發行兩種貨幣,供古巴人自己使用的古巴比索,縮寫CUP;供外國人使用的可兌換比索,縮寫CUC。


兩種貨幣的兌換比率是1∶24,而1CUC可兌1美元。


第二,古巴上網受限,必須排長隊買上網卡,找Wi-Fi熱點,憑帳號密碼上網。


那些在電信局門口的長龍和廣場邊席地而坐的低頭族,是近年來古巴新興的「城市景觀」。


第三,訂古巴的酒店不方便——除了愛彼迎(Airbnb),幾乎所有酒店預訂平台都不支持古巴選項。


第四,古巴針對外國人的長途汽車車票非常難買到,遊客在古巴出行全程靠計程車。


看完以上四點,加上一點點對古巴歷史背景的了解,不知你是否會得出和我當初一樣的結論:這是一個閉關自守、拒絕外來新鮮事物的國家。


然而,我發現沒那麼簡單!


△2017年3月,哈瓦那,街頭音樂人。古巴音樂有種別樣的風情。(圖/Jessica Knowlden)


這不是我想像中的古巴


我在繽客訂了一家位於哈瓦那老城的民宿,立刻就收到了民宿主人胡安(Juan)發來的一封中文的歡迎郵件。


他還在信的末尾得意地問我:這封中文信是我用谷歌翻譯的,是否把你驚著了?


到古巴的第一天,胡安又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從2018年12月開始,古巴有4G網絡了。


這意味著古巴人從此可以使用手機數據流量隨時隨地上網,而不必排長隊買上網卡及滿城找Wi-Fi熱點。


在此之前,當一間古巴餐廳說提供免費Wi-Fi,意思是餐廳有熱點,但你如果沒有事先辦一張上網卡,是無法啟用這個熱點的。


△古巴街頭的小店常常就是這樣一個黑洞洞的窗口,窗邊的告示牌寫著今天有什麼商品出售及價格。/作者供圖


如今,哈瓦那的許多餐廳都能提供貨真價實的免費網絡,而且速度不慢——它們最常用的招牌語是「免費網絡,免費莫吉托」(Free Wi-Fi,Free Mojito)。


當然,古巴的手機上網資費依然不便宜,光買SIM卡就要80CUC(約合人民幣557元),1G流量要10CUC(約合人民幣70元),還要另花錢買通話費。


胡安說他有兩張SIM卡,可以借我一張。


從這個中年男人的家居布置及他的衣著來看,胡安並不算有錢人,但他顯然是那種小有辦法的古巴人。


多年以前,憑著有個西班牙籍的祖父,他拿到了西班牙與古巴雙重國籍,因此可以相對自由地進出美國。


除了經常去佛羅里達州看兒子,他還能買到一些普通古巴人買不到的東西,比如TP-LINK的路由器。


不過,古巴這幾年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日新月異,讓他這些特權逐漸失去優勢。


當我坐在哈瓦那老城廣場邊某間餐廳的陽傘下,喝著莫吉托雞尾酒,吃著當地特色菜古巴碎牛肉(Ropa Vieja),一時有點迷惑:這不是我想像中的古巴——那個被美國長期封鎖、走出堅定的革命者切·格瓦拉的古巴,倒像一個歐洲小城。


△哈瓦那的婚姻登記處門口。古巴人結婚也喜歡用老爺車。/作者供圖


究竟是什麼讓我產生這樣的錯覺?


也許是餐廳和酒吧那種略帶老派、內斂卻又講究的布置,也許是侍應生舉手投足間透露的某種優雅和嫻熟,也許是街上密集度超出預期的一間挨著一間的酒吧及餐廳……


只有偶爾幾間「插入」你視野的國營商店,才會突兀地打斷這種錯覺。


在這種仿佛帶著半個世紀的風塵穿越而來的店堂里,老式木板格子做成的寬大貨架看上去總是空蕩蕩的,售貨員一臉寂寞地坐在櫃檯後。


商店的門口偶爾會突然排起長隊,可能是因為豬肉正在卸貨,或者一批憑本購買的肥皂到貨了。


這些商店通常不歡迎外國人。在西恩富戈斯和特立尼達,當地人見我遠遠走來便搖著手指制止;在卡馬圭街頭,一個排隊中的男人面對我的鏡頭甚至豎起了中指。


這是向外國遊客敞開懷抱的古巴不願示人的部分,是鶯歌燕舞的改革開放外表下你輕易看不到的古巴生活。


大有全民經營民宿之勢


在離開哈瓦那前一天,我收到了預訂下一座城市酒店訂單失敗的通知。諮詢胡安後證實,用繽客預訂古巴酒店,只限於境外,一旦入境古巴就不行了。


換言之,即使是世界主流的酒店訂房平台,在古巴的開放程度也是有限的。


△古巴民宿很流行/作者供圖


除此之外,無論對於酒店客人還是古巴的酒店或民宿而言,整個訂單的完成過程中還有頗多限制。


首先,房費必須提前在網上用信用卡支付,不能在辦理入住時支付現金;其次,房費中的15%會被平台扣留,剩下85%的錢不會匯至酒店或民宿主人的帳戶,只是匯到某個外國帳戶再轉匯回來。


胡安通常請他在美國的朋友代收款,再轉匯給他的古巴帳戶。在這當中,他不僅要給這位朋友支付房費的15%的報酬,還要支付因為古巴外匯管制下美元與CUC兌換時發生的手續費(3%)。


△古巴民宿/作者供圖


儘管處處受限,針對外國人的酒店和民宿還是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古巴的民宿是真正的共享住宿:客房通常是當地人家中的空餘房間,數量非常少,而且經常需要共用公共區域。


但遊客住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深入了解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而如此大規模的民宿開放,意味著古巴不再限制或監督外國人在本國的活動。


△古巴作為海明威的「第二故鄉」,他最喜愛的雞尾酒——由朗姆酒、檸檬汁和葡萄柚調製的Daiquiri,也是遊客們打卡哈瓦那小酒館必點的一杯飲料。/作者供圖


讓人意外的是,古巴酒店及民宿最密集的城市不是哈瓦那,也不是世界文化遺產小鎮特立尼達(Trinidad),而是以騎行和雪茄之旅聞名的比尼亞萊斯(Viales)。


這座山城的幾乎所有私宅都掛上了藍色船錨的正規民宿標誌,大有全民經營民宿之勢。


然而,客源呢?


既然國際主流的酒店預訂平台難以依託,民宿主人之間便自行組成民間的古巴民宿聯盟——每一家主人都會習慣性地詢問客人下一個目的地,然後為其推薦、安排該目的地的住宿。


所以,哈瓦那之後,我徹底拋棄了繽客,改選民宿聯盟推薦的方式解決住宿問題。


從西恩富戈斯、特立尼達、卡馬圭到聖克拉拉——我走過與住過的這幾個城市的體驗證明,這個「土生」預訂渠道的高效靠譜程度並不亞於國際酒店預訂平台。


古巴沒有可以買麵包的超市


像世界上絕大多數以背包客為主的民宿或青年旅社那樣,古巴民宿也大多會提供公共廚房、公共晾衣區域及一個經過精心布置的公共活動空間。


這會讓你入住時萌生買菜做飯甚至做一頓中餐的想法,但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打消這個念頭。


因為你買不到肉和雞蛋,甚至買麵包都會成為問題。


古巴沒有那種可以買麵包的超市,準確地說,是沒有我們概念中的那種現代化超市。


△哈瓦那街頭隨處可見這些五顏六色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老爺車。這些老款車型與老市區街邊破舊建築使人想起半世紀前曾經輝煌的古巴。/作者供圖


像胡安這樣的當地人,他可憑「購物本」(古巴人叫libreta)從國營商店裡排隊領取按量供應的日常用品,如每個月可以約0.5CUC的價格買到7磅米、1磅糖、一小袋咖啡、0.25升食用油等食材。


但這些東西只夠他吃一星期,剩下三個多星期的食物,他要從私營商店購買。


除了民宿收費早餐里的麵包,你可以在哈瓦那老城鱗次櫛比的高檔餐廳縫隙間的本地廉價快餐店裡買到一種直徑約20厘米的現烤芝士比薩與很簡陋的麵包夾芝士及其他小點心,只要15CUP——對,是當地人用的古巴比索,約合人民幣3.9元。


△半世紀的經濟封鎖,也沒有改變古巴民眾對音樂與生活的熱愛。/作者供圖


而在遊客更少的聖克拉拉,我在這類快餐店裡吃過的最便宜的食物是炸土豆餅,1CUP一個,即人民幣兩毛六分錢。


不需要擔心手上沒有CUP如何支付的問題,古巴所有銀行都提供CUC與CUP的兌換服務,而且匯率永遠是1∶24。


如果錯過了銀行營業時間或你不想排隊,古巴人也很樂意為你換CUP。


這是古巴雙幣制的有趣之處:它看上去像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外匯券,但在古巴,外國人可以正當持有使用CUP,本國人也能正常持有使用CUC。


△特立尼達的國營商店。/作者供圖


所以,麵包還是可以買到的,只是不容易找。


買雞蛋的難度更大。哈瓦那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之間,有口口相傳的「秘訣」:「物資緊缺時,雞蛋會優先供給國營商店,古巴人可憑購物本購買,一般私營小店就進不到貨了。


不過經常會有古巴人憑本買了雞蛋後再拿出來賣。他們通常托著一板雞蛋在私營小店門口叫賣『huevo,huevo』,價格可能是憑本購買的2—5倍,但還是比國營市場便宜。」


大巴停運了


許多到過古巴的人告訴我:古巴沒有本地公交,出入全靠打車。


打車須支付CUC,哈瓦那機場到市區要25—30CUC,市區內打車5CUC起步。


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各個城市裡都有公交車,從機場到市區就至少有兩條線路可選擇。


城際交通工具有火車和長途汽車,火車非常少,一個月只有幾趟。


△古巴街頭/圖蟲


本地人經常搭乘的是一種類似卡車改裝、籠子一樣的長途汽車,看上去很不舒服,但便宜。


作為外國遊客,你很可能會被當地人帶到一個叫Viazul的國營長途汽車站——專門為外國人提供熱門旅遊城鎮間的交通系統。


看見熟悉的宇通大巴,你可能會感覺安心一點。但如果碰上缺油季,一些城市線路的班車會停運或減少班次。


△古巴的交通工具/圖蟲


關於「缺油季」,坊間有各種解釋。


有說法認為這是川普政府的封鎖政策所致;也有說法認為,這是委內瑞拉政局動盪導致進口的石油送不過來,但基於古巴自身的經濟困境,就算油送得過來,政府也沒錢買。


大巴減了班次,共享的士的數量卻未見減少。


在哈瓦那或特立尼達這樣的旅遊城市,滿街都是兜客的職業掮客(但這些沖你晃車鑰匙的人並不是司機);在遊客較少的城市,找車的事也可以交給房東解決。


古巴人窮嗎?


我問過許多古巴人的平均月收入,得到的回答比較一致:800CUP左右(約合人民幣210元)。


只夠一個古巴人打車從哈瓦那機場回到市區,或者一天吃兩個廉價快餐店的小比薩。即使是工程師或公務員,收入水平也不會比這個數目高太多。


當然,古巴也有高收入人群,例如從事旅遊業的,包括民宿餐廳老闆、的士司機、餐廳侍應生,甚至酒店門童。


△老哈瓦那盡頭的防波堤(Malecon)。這條海岸線是哈瓦那城的主幹道,連通老哈瓦那、中哈瓦那和韋達多新區,漫延在城市邊沿與加勒比海邊緣,長達5公里。/作者供圖


胡安說,所有和旅遊業相關的工作,收入會比平均收入高很多,可能高10倍不止。


蘇聯解體後,靠出口蔗糖換取其他物資的古巴經濟一度受到嚴重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旅遊業獲得了發展機會。


截至2018年,古巴年接待外國遊客47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以海島和海岸度假為主的旅遊業成為古巴第二大創匯來源。


△古巴旅遊業發展勢頭不錯。/作者供圖


例如在加拿大人最喜歡的度假地巴拉德羅,高檔酒店遍布整個細長的半島。


相比之下,卡馬圭聖露西亞海灘不算是最出名的,來這裡度假的遊客也以古巴人為主,這裡的全包房價(包住宿及三餐)比巴拉德羅便宜,但每天也要70CUC(約合人民幣487元),這是古巴有點錢的人的消費水平。


旅遊業對國民經濟和國民個人收入如此重要,古巴人迫不及待擁抱外國遊客的熱情便不難理解,何況這個加勒比海島國在歷史上就是美加人的度假「後花園」。


△古巴人很喜歡在街頭打牌九。/作者供圖


很多人問我,古巴是不是很像40年前的中國,我覺得也像也不像。


物資的匱乏、生活必需品部分採用配給制,這方面像當年的中國;


但古巴人思想要比當時的中國人開放得多,古巴旅遊業的管理和觀念成熟度甚至部分超過了現在的中國。


古巴確實曾經乃至今日仍處於被迫與世隔絕的狀態中,但每個真正親歷過這個國度的人,都能感受並驚詫於它前行的決心和開放的胸懷。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你對古巴的印象如何?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56期

【今日作者】

陳彤

編輯 | 二叔公

排版 | Gloria

原文首發於《新周刊》旗下公眾號「九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