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 || 書法藝術美育功能

言恭達 發佈 2020-02-02T04:01:46+00:00

縱觀歷史,無論是王羲之蘭亭雅集之樂,顏真卿祭侄文稿之痛,還是蘇東坡黃州寒食之嘆,都以書法塑造出鮮活的生命形態,傳遞人文精神,通達傳統美學的理想境界。


  新媒體時代,傳統書法藉助多元傳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進入大眾視野,並進一步掀起書法熱潮。在提倡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認識書法藝術的美學價值?如何使書法更好地助力大眾美育?

  縱觀歷史,無論是王羲之蘭亭雅集之樂,顏真卿祭侄文稿之痛,還是蘇東坡黃州寒食之嘆,都以書法塑造出鮮活的生命形態,傳遞人文精神,通達傳統美學的理想境界。在品鑑研習古今碑帖、追求真善美的路上,書法引導人們沉潛到文化深處,找尋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這一過程中,大眾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得以提高審美素養,陶冶高尚情操。

  塑造美好心靈,書家何為?還需以守正為先。守正之根在於心正。老子有雲,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於書家而言,便是要回歸生命本初的狀態,回歸常態常容,以平常心和純粹的求知慾,去探求書藝在歷史演進中的本體規律,從中國文化源頭追索書法藝術的精神內質、人文理念與歷史貢獻。在創作中,書家需遵循本心,認真完成嚴格的技法程式訓練——從點畫、結體、字理、章法、布白、通勢到氣韻,然後再進入審美風格的選擇與定位,直到彰顯作品藝術精神。

  守正之道更在於深研中國書法審美品格,承揚中華美學精神,延續書藝本體的文化命脈。中和之美一直為歷代書家所追慕。儘管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但是這些不同歷史階段的審美訴求與藝術拓展,均未脫離講求中和的傳統審美準則。以行草的演變為例,歷代書家均取法以「二王」為代表的魏晉書風,又將其與各時期文化進行「基因重組」,為書法創新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當下,倡導追求中和之美,既是對中國書法審美底線的堅守,亦是對時代命題的回應。

  充分發揮書法藝術美育功能還需在「守正」的基礎上「通變」。守正意味著回歸傳統,但並不等於複製傳統。一成不變的傳統難以表達當今時代的脈動,不能對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藝術家終將止步不前。守正通變,既是持守傳統美學精神的實踐,又是動態創新的過程。具體來說,既要遵循藝術規律走正道、守正格、循正脈,也要將傳統特點、時代特質與個性特徵有機融合,將書法藝術還原於文化、求證於經典、積累於當代,以筆墨表達當代人的精神風貌與時代風采。

  「通變」意味著不單純追求技巧與形式美的遞變,而要超越純技術層面,直入藝術精神層面。正如我們被歷代經典近乎完美的創作技巧打動時,自然會努力探求其形式淵源與文化基因,關注其暗含的時代背景與人格精神。當代書法創作,不但要從傳統經典中「偷得梨花三分白」,更要「借來梅花一縷魂」。從審美理想、道德高度與文化價值層面提升創作,賦予點畫精神意蘊,作品才能產生深層次的感染力。

  「守正通變」這一理念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從技法體系延伸到內在精神,是當代書法藝術的審美自覺。或許可以提出這樣的坐標系——其縱軸是從傳統和創新的結合中看待未來中國書法發展趨勢,這是一個時間軸;其橫軸是在當前全球化語境下找到書法藝術的審美定位,確定其時代意義,這是一個空間軸。「守正通變」既是對書法藝術功能的文化反思,也是對藝術發展規律、特點的準確把握和必然選擇。

  書法美育根植於中華美育精神的沃土,以大美情懷為視野,以美境高趣為旨歸,聚焦真善美的詩性交融。為更好地實現書法的美育功能,當代書法創作既要有歷史底蘊與民族氣質,又要緊隨時代脈搏的跳動,融古為我,展現新時代中華民族審美品格的精髓與靈魂。當代書法工作者應當以優化當代文化生態為己任,使中國書法更具朝氣與活力!

原文刊登於《人民日報》2月2日08版美術副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