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琨的山水畫壯美寬厚,源於一顆寬宏的心

文藏書畫 發佈 2020-02-02T04:42:10+00:00

葉瑞琨《富春江上》26×181cm 紙本設色  2014年 唐代畫家張璪曾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一說。

葉瑞琨,1954年生於成都,1972年拜岑學恭先生為師學畫。成都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合於天造」是中國美學的極致追求,對於山水繪畫來說,更是需要創作主體與自然首先進行一種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將情寓於景之上,在此過程中達成主客觀之間的和諧交融,然後用不同的藝術手法,將這種內心與自然契合之中勿的景象表達出來。

因畫「三峽」而在畫壇享有聲譽的岑學恭先生本是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因抗戰到了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求學。畢業後,他在全國多地輾轉,後從南京到重慶、成都,最終被三峽的風光吸引,在這裡一停就是60多年。

在成都,岑先生收了十多名學生,葉瑞琨便是其得意的弟子之一。38年的言傳身教,岑先生無疑成為影響葉瑞琨生活和藝術創作最大的人。提到恩師,葉瑞琨說:「岑老師對我最大的影響,無論是從生活還是藝術上,都可以用『寬厚』這兩個字來概括,這種『寬厚』也直接影響了我的繪畫創作,雖然我的繪畫里有很多幽微的變化,但整體還是很寬闊厚重的,這一點都是從岑老師那裡繼承的。」

葉瑞琨總結這種山水畫中的「寬厚」為大氣,即畫家之所以能呈現出這種感覺,主要原因便在於畫家的格局,這是一種能與山川、河流、自然萬物進行對話的格局。這種胸懷甚至是山水畫家必備的要素。「中國的山水畫家,畫的東西一定不是眼睛看到的東西,而是內心想到的東西。山水畫家一定要有一種『我來指揮山河』的氣派來作畫,才可能畫出真正的山水畫。」葉瑞琨說。

唐代畫家張璪曾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一說。「造化」即大自然,「心源」為作者內心的感悟,藝術創作的素材雖然來源於自然,但自然美並非可以直接轉化為藝術美,這其中,藝術家內心的情思是必不可少的。

並非客觀再現,而注重主體的抒情和表現,主客高度統一的狀態也是葉瑞琨在繪畫創作上孜孜不倦的追求。觀物象、修內心,葉瑞琨無論是在繪畫技法上的探索還是生活經驗的積累,都努力在實踐著那種寬厚與大氣。

內容整編自:張敏《葉瑞琨:不求「既定」,耕耘「未知」》《藝術品鑑》2019年10月刊,感謝藝術品鑑雜誌及作者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