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為何盛年出家?25年僧侶行跡,天津李叔同故居的故事

懶游的故事 發佈 2020-02-22T07:41:35+00:00

泉州的旅行,參觀了泉州承天寺和清源山風景區,兩地都與弘一法師有莫大的淵源,承天寺是弘一法師的化身處,清源山彌陀岩建有弘一法師的舍利塔,今天要拜訪的是天津李叔同故居紀念館。

接著分享我的旅行故事,返程途徑天津。泉州的旅行,參觀了泉州承天寺和清源山風景區,兩地都與弘一法師有莫大的淵源,承天寺是弘一法師的化身處,清源山彌陀岩建有弘一法師的舍利塔,今天要拜訪的是天津李叔同故居紀念館。

李叔同故居紀念館位於天津市河北區海河東路與濱海道交口處,是在李叔同故居原址上重建的,總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分為園林景觀和故居兩部分。李叔同(弘一大師),1880年10月23日(農曆九月二十日)出生於天津,1942年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圓寂於福建泉州,享年63歲。

李叔同故居是弘一大師曾經學習生活了16年的地方,這裡記錄了他青少年時期的成長、拼搏和與師友的點滴過往。李叔同的輝煌建樹離不開天津的哺育,他是天津的驕傲。故居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築主體與室內陳設、室外人文景觀遵循歷史資料進行復建,以傳統木結構為主,四進院落,「田」字型民居格局。重點復原的景觀有桐達錢莊、佛堂、起居室、洋書房、中書房、意園及部分匾額、楹聯。

1918年,李叔同皈依佛門,出家為僧,從此芒鞋布納,潛心修行,弘揚律宗。第二展室圍繞李叔同1918年出家——1942年圓寂的僧侶行跡,介紹其在杭州、福建、廈門、泉州等地的講學活動,並著重展現1937年抗戰爆發後,弘一大師手跡「念佛不忘救國」,以此弘揚弘一大師在民族危亡之際,「共紓國難於萬一」的獻身精神。

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師。李叔同盛年出家及其緣由,一直是百家爭鳴的學術課題和眾說紛紜的百姓話題。但弘一大師「發心求正覺,忘已濟群生」,以實現「正法再住世間」的宗教理想,振興南山律宗的千秋功德,嚴守戒律、甘於清苦的高尚操行,「念佛不忘救國」的精神以及這種精神在日寇暴行面前的凜然體現,卻是備受推崇、禮讚不衰的事實。

《斷食日誌》是中國近代文化藝術大師李叔同(弘一法師)1916年在虎跑斷食時寫的日記手稿。李叔同的斷食時間,準確地說是1916年12月25日至1917年1月11日,前後共18天。如果加上他入山和返校的兩天,共20天。《斷食日誌》真實詳細地記錄下了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斷食期間的生活細節、每日身體所發生的生理變化情況,全篇約萬餘字,文字酣暢,字體超逸。

1916年,還在杭州師範任教的李叔同,偶爾在雜誌中看到一篇斷食治病的文章,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由於這時候的大師飽受神經衰弱的折磨,於是他在當年農曆十一月底,值學校放假之際,來到虎跑寺,借了方丈樓下的一間房子,開始了為期三周的斷食。其中,第七、八、九日三天,「耳根靈明,大地間無不是眾生嗷嗷不息之聲。」或是大師對佛法中某些境界的證悟,也可能因此成為大師斷食後毅然決然出家的原因。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抗戰,在這場民族救亡運動中,作為弘一法師的李叔同發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以大無畏的精神勇赴國難,用智慧與慈悲喚醒民眾的救國情懷。「念佛不忘救國」就是弘一大師在抗戰期間書寫最多的警語。

弘一法師當抗戰爆發,民族危機深重之際,他勉勵僧眾要發揚愛國愛教精神。在聞知「七七事變」的消息後,他曾傷感地對弟子說:「吾人所食,中華之粟。吾人所飲,溫陵之水。我們身為佛子,不能共紓國難……吾人一無所能,而猶靦顏受食,能無愧於心乎?」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師在福建泉州溫陵養老院安詳圓寂,終年63歲。彌留之際,書「悲欣交集」四字,是為絕筆。

弘一大師有舍利子1800餘粒,圓寂七天後在福建泉州承天寺火化,後人為紀念大師建造舍利塔。弘一大師生前所到過的地方也紛紛修建起紀念館,緬懷大師業績,弘揚大師精神。例如浙江平湖李叔同紀念館、杭州虎跑寺弘一大師紀念館。

自近代以來,弘一大師備受尊崇,與印光、太虛、虛雲並稱「中國近代四大高僧」或「民國四大高僧」,或與印光、太虛並稱「近代三大高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