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只拍6部電影,是因為講究還是不缺錢?姜文:是菜不好

影評時光機 發佈 2020-02-22T07:46:20+00:00

如果我們把姜文拍攝第一部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算作他的導演生涯開始,那1993年的8月便是一個起點,從那天開始直到2018年的《邪不壓正》完成公映,25年的時間裡,姜文只拍了6部電影,這個數據在圈內不算高產,有人說這是因為姜文「愛講究」!

如果我們把姜文拍攝第一部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算作他的導演生涯開始,那1993年的8月便是一個起點,從那天開始直到2018年的《邪不壓正》完成公映,25年的時間裡,姜文只拍了6部電影,這個數據在圈內不算高產,有人說這是因為姜文「愛講究」!

我們先說一個姜文「愛講究」的例子(雖然他自己從不承認自己是講究人)。

01:北京的屋頂和雲南的天空

拍攝《邪不壓正》之前,姜文就不止一次的在北京各大巷子轉悠,當然他轉不轉悠,結局都早已知道,他不可能在北京的四合院屋頂完成他想要的那些追逐戲!

姜文自己回憶說:北京本來這種老房子就不多了,能夠讓你上去踩得就更不可能,這踩壞了,那就是罪過。

但是《邪不壓正》得拍,地面和屋頂的戲份那就必須要有,怎麼辦?

那就自己搭吧!但北京哪裡有空地滿足這種肆意妄為的擴建呢?

於是姜文選擇了去到雲南,除了大片的空地,還有著極致的藍天白雲,這是北京沒有的,而民國時期的北京天空確實湛藍如洗,這對於姜文來說算是意外之喜。

最終4萬平米的屋頂搭建完成,彭于晏追著周韻,跳脫在青磚黛瓦屋頂之上的構想,也得以順利實現,時至今日依舊有許多影評人樂此不彼的分析這種屋頂的設計內涵。

正因為有著種種類似這樣的事情,時間久了姜文便有了「講究」的名號,但姜文自己說:這不是因為講究!

02:拍電影就像請人吃飯

姜文說:「拍電影這個東西,就和請別人吃飯一樣!」

請別人吃飯是什麼樣的?功利性、宴席性的暫且不談,如果觀眾是朋友、是親人,請這類人吃飯,講究的是個高興,你會收斂著點菜,考慮價格麼?如果是,那這就有點跌份了。

所以姜文才說:「什麼是預算?我拍電影從來沒有預算,請人吃飯就要吃好,怕花錢、收著吃那就不吃也罷。」

當然姜文不差錢,也不缺投資人,25年只拍了6部戲,絕不是因為差這些預算,在與竇文濤、馬未都的一次節目中,他說:拍電影拍的少,有兩個原因。

第一:導演也好,演員也罷都是我的一種身份、一個工作,但是生活中還有著其他更多的事情,而時間卻只有那麼多,我是個俗人,還沒法做到什麼都不管不顧,只去沉浸要去拍電影這件事中。

第二:拋開時間和金錢不談,如果菜不好,還非要讓我請人吃飯,這事我拿不出手(潛台詞是沒有弄出好的劇本,開拍不了。)

姜文的這種性格,在旁人眼中其實算是講究,但姜文對它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釋。

03:對得起懂的人

拍電影是給懂的人看的,說過這句話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能夠堅持做和貫徹的不多,姜文無疑是這其中做的很到位的那一類,《讓子彈飛》以後,《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都有些遭受市場冷遇,多半的俗人(如我)是欣賞不了《一步之遙》的,但有人喜歡!

姜文說:我就是拍給懂得人看的,別人不喜歡沒關係,我想有一天他們會懂得,等他們懂得時候,他們會感慨一句「姜文沒有誆我」。

這層意思如何理解,我們舉一個姜文自己說過的例子。

他說:抗日時期,日本人背著那種帶著尖刀的槍,長度大概在1米64,我們看那些老照片,他們拿著槍站立的時候,尖刀都要超過頭半截,為何?就是因為日本人那個時候矮,大概一米五左右,姜文其後又補充到:倒不是說日本人矮,而是那個時候亞洲人都矮。

但這個細節,注意的不多,知道的就更少,而現在的群演也好、演員也罷都很高,我們買到的尖刀槍又都比較符合史實,所以槍和人站在一起就會顯得人高槍矮,但這實際上是不符合歷史的。

所以我就需要找那些個子矮的群演,實在找不到個子矮的,就只能在服化道上下功夫,於是就會有人說我的這種功夫是講究!其實不是,我只是尊重了真實。

姜文的這些話說出來很隨意,但是堅持的卻很硬氣,除了《讓子彈飛》曾經短暫的向市場妥協過,其他作品姜文都做的很「自我」,這種「自我」會否如他所說:以後會有人懂,會說一句老薑沒有誆我?目前尚未可知。

(PS:姜文的《讓子彈飛》是華語電影中數得上的經典之作,同時《太陽照常升起》、《G子來了》這兩部作品,姜文的才氣同樣很足,也比較符合大眾審美,但其後的《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卻有些太過高冷、不喜的人是真的不喜,喜歡的卻會比《讓子彈飛》還要喜歡,這或許就是姜文口中的那句:是拍給懂的人看的!)

(文/七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