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年號:透露了皇帝哪些想法?

豬哥亮哦 發佈 2020-02-22T08:13:33+00:00

秦始皇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從西元645年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開始,就多從中國古代的典籍中選取相應的文字。比如 「平成」,就是出自《史記》的「內外平成」和《尚書》的「地平天成」。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古代皇帝的年號制度,探尋帝王年號背後的故事。
年號制度並非與皇帝制度同時出現

年號,在中國古代非常重要,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用來紀時。此外,它的出現,代表的是古人思想觀念的一次重大變化,同時也是帝王確立自身統治合法性的一項重要措施。
很多人認為,年號制度是與皇帝制度同時出現的。但如果要是翻閱史書,我們會發現真實情況並不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但是秦始皇並沒有年號。
秦始皇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上古時期,君王往往只有諡號而沒有國號。到了中古時期呢,既有國號也有諡號。如此一來,兒子可以議論父親,臣子可以議論君王,我不願採取這樣的辦法。因此,我決定廢除諡號。我從此以後,叫做始皇帝,我的後代就以此為基礎,叫做二世、三世,我要將皇位傳到萬世,無窮無盡。
這句話透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秦始皇之前,人們是用諡號來討論君主行為的。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諡號是君主死後才有的。
那麼君主活著的時候,是怎麼紀時呢?其實就是直接使用年數。比如,你生活在周代,不論是哪個天子在位,其實都是用「王幾年」(現在出土的戰國兵器中,就寫有「王三年戈」等字樣)。像《春秋》等典籍記載的,魯隱公多少年,魯哀公多少年,其實是為了便於區分時代,孔子追記的。
由此,我們會發現,現在很多電視劇春秋戰國的電視劇,臣子都直接稱君主諡號(比如秦昭襄王),其實都是犯了電視劇《康熙大帝》中「我孝莊」的錯誤。
那麼,到了秦始皇時代,是不是人們紀時就直接用始皇多少年了呢?其實也不是。根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我們可以發現,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人們一般將它稱為「今上」,就是當今的皇上,比如「今上元年」。
這樣的稱謂,一直延續到了漢武帝時代(司馬遷其實寫過一個《今上本紀》,後來被漢武帝刪除)。
到了漢文帝,帝王開始有了改元的衝動,也就是要更換紀年。不過,那個時代也沒有年號,怎麼改元呢?主要就是更換元年。比如,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十六年是從「今上」元年開始算起,一直到「今上」十六年。可是,到了,十七年,又變成了「今上元年」。
好好的紀時,漢文帝為什麼要突然改變呢?這主要與漢文帝自身的需求有關。在《史記·封禪書》(其實就是後人增補的《今上本紀》)中,透露了這一變化的端倪。
當時,有一位趙人新垣平,拿著一個玉杯去找漢文帝,說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漢文帝一看,玉杯上刻著「人主延壽」。新垣平又對漢文帝說:「我觀測,今天太陽會兩次出現在中間」(也就是兩個中午)。過了一會,果然如此。於是,漢文帝就宣布明年改元,令天下人聚飲慶賀。
有人推測,漢文帝這次改元,其實是為了上承天命,延長自己的壽命。改元,好像就可以除舊布新,以一種新的姿態迎接未來。
其實,新垣平不過是玩了那個時代「方士」的把戲,他可能懂一些天文知識,提前預測到了那天太陽的變化。於是,自己私自造了一個玉杯來蠱惑漢文帝,但漢文帝對此深信不疑。從漢文帝開始,帝王就開始出現了改元的習慣。
後人為了區分這些時間,就用「元年」、「中元」、「後元」(漢景帝改了三次,於是就有了「中元」。漢文帝時期,只有「元年」和「後元」)來指代不同的時期。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
那麼,年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這就要說到大名鼎鼎的漢武帝了。
現在,我們一提到漢武帝,都說他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北擊匈奴,開闢絲綢之路,讓漢王朝的威名遠揚,甚至「萬邦歸降」。但其實,漢武帝是一個特別迷信的人,司馬遷就說他「尤敬鬼神之祀」。有人用鬼神忽悠他,他往往就給這個人高官厚祿。
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54年,一共使用了十一個年號,前六個,每六年一換;後四個,每四年一換。前六個分別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後四個分別是: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
但其實,在漢武帝剛剛即位的時候,並沒有年號。根據辛德勇的研究,漢武帝直到第六次改元,也就是在元封時期,漢武帝才有了建立年號的打算,決定在下一個時期使用「太初」年號。
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建立年號呢?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漢武帝的豐功偉績達到了頂點。元封時期是公元前110年到公元前105年,漢武帝46歲到51歲。早在元光、元朔和元狩時期,匈奴已經被衛青、霍去病等人打跑,河西走廊進入了漢朝的版圖。
到了元封期間,漢武帝又發兵攻打南越國,獲得了嶺南之地。隨後,又平定東越國,甚至還北擊朝鮮,使得朝鮮半島也成為了漢朝的土地。這個時候,漢朝的疆域超過了秦朝最鼎盛的時期。漢武帝甚至還來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將自己的功績昭告給上天。
漢武帝決定設立太初年號之後,將曆法也進行了修改,以前中國主要使用夏朝的曆法,以十月為歲首。到了此時,漢武帝決定使用《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這種曆法制度雖然在歷史上有過四次修改,但最終還是沿用到了今天。
或許是因為使用《太初曆》,漢武帝才將自己的第一個年號稱之為「太初」。隨後,「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以此來表明,天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確定了「太初」之後,漢武帝又依次為此前的時間追加了年號。比如,漢武帝想起了他曾經獲得了一隻帶角的野獸,就將一個年號確定為了「元狩」。後來,漢武帝又獲得了一隻寶鼎,於是又確定了一個年號「元鼎」。
從漢武帝這個時候開始,年號正是成為了皇帝的「標配」。後代帝王,在他剛剛即位的時候,都要選擇一個相應的年號,就連很多農民起義軍或者反叛的軍隊,也都會給自己設立年號。
比如安史之亂時期,叛軍就建立了「載初」和「至成」兩個年號。清朝時期,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取國號為「周」,建立年號為「昭武」等等。
這五種情況會讓皇帝改年號
根據劉乃和在《年號紀年》一文中的總結,皇帝改年號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 出現自然現象、自然災害而改元。
比如漢宣帝時期,由於出現地震,漢元帝就將年號改為地節,以此告誡土地,你不要發動生髮宰異。後來,又降下了甘露,於是漢宣帝又改年號為「甘露」。
第二, 看到神獸,以祥瑞來改元。
比如三國孫權時期,夏口、武昌等地出現鳳凰,於是改元「黃龍」。
第三, 希望王朝穩定、安寧或希望百姓永不反抗。
比如漢元帝時期,匈奴呼韓邪單于覲見漢元帝,雙方確立了平息兵戈的約定。漢元帝於是改元為「竟寧」,以此表達邊境永遠安寧之意。
第四, 用吉祥祝福語來改元。
比如隋文帝的年號是仁壽,武則天的年後是如意、長壽等,宋太宗第一個年號為「太平興國」,表明要成就一番新的事業。
第五, 表明自己即位是順承天意。
比如武則天的一個年號叫做「天授」,遼太祖年號叫做「神冊」等。
年號往往承載著皇帝美好的願望,希望自己的朝代獨一無二,永遠傳遞下去,不至斷絕。
在這裡面,有時候甚至到了誇張的程度。
比如隋朝的開國皇帝是隋文帝楊堅,他終結了中國三百多年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對於自己建立的王朝,他比較沒有自信,生怕也會像此前的短命王朝一樣,出現幾十年乃至幾年就滅亡。於是,他給自己選擇的第一個年號是開皇。
「開皇」一詞其實出自道教典籍,在《隋書·經籍志》中記載「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龍漢、開皇,是其年號,其間相去經四十一億萬載」。隋文帝選擇這個年號,其實是希望自己可以讓自己活得更長,隋朝永遠延續下去。雖然隋朝最後只存在了18年。
在古代,皇帝的年號應該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由於皇帝太多,使用的吉祥文字又有限,於是經常出現重複的現象。
在宋朝,一次年號重複的現象,直接帶動了宋朝立國政策的確立。根據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將自己的第二個年號確定為乾德。後來,宋太祖平定後蜀,在乾德三年的時候,他看到一個鏡子,背後寫有「乾德四年鑄」。
宋太祖大驚,心想:我是不是穿越了?結果他趕忙詢問宰相,怎麼會有乾德四年呢?宰相不能回答。宋太祖只好又詢問兩名學士,兩名學士告訴他,這是偽蜀的年號。宋太祖大悟,感嘆到:「宰相須用讀書人」。由是益重用儒臣。
此外,還有皇帝更省事,他想效法古代的聖賢,但是他懶得改年號,而是改用一個紀年方式,將「年」改為「載」。
這個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也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到了後期,他覺得國家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於是驕傲自大起來。他覺得自己可以效法上古聖賢,於是他通過查看《爾雅》這部典籍,發現在上古時期,夏朝的時候叫做歲,商朝的時期叫做祀,周朝的時期叫做年,堯舜禹時期叫做載。
於是,唐玄宗決定,效法堯舜禹,於是下了一道詔書:「改天寶三年為載」。後來杜甫還寫了一首詩,裡面說到「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其實,就是在暗指唐玄宗,希望他可以作出想堯舜時代的豐功偉績。
唐玄宗
然而,正是在天寶時期,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徹底由盛轉衰。估計是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覺得自己老爹太丟人了,於是在「至德三載」的時候,又「復以載為年」。
中國古代皇帝的年號,從漢武帝開始,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前後共經歷了兩千零五十多年。年號寄予了帝王對未來美好的想像。孔子曾說:「必也正名乎」。在儒家看來,一個人做什麼事,首先都要「正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但正名其實只是第一步,正名之後,還要看這個人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一直堅持做某事。
但是,我們如果仔細分析每個皇帝的年號,可以從中看出歷史上每個時代社會的變化,皇帝內心的想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