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解明英宗土木堡之變的始末,若無于謙明朝或變南宋之局面

中國方誌 發佈 2020-02-21T09:01:18+00:00

土木堡遺址引言王振是河北蔚州人,自幼凈身入宮,做了一個小太監。故每有要事,總要先找于謙請教。包括內閣陳循,老臣胡濙、王直等,雖然官位都在於謙之上,但他們對於謙的能力都心悅誠服,並無他意。


引言

王振是河北蔚州人,自幼凈身入宮,做了一個小太監。那時正好趕上明宣宗在內廷辦起內書堂,挑選聰明伶俐的小太監進去讀書。王振就是第一批被選進去的人。王振自幼就聰明狡黠,不久就成了內書堂裡面的尖子生,隨後被選入東宮,去侍奉年幼的皇太子朱祁鎮,很快就成了朱祁鎮最信任的人。朱祁鎮對王振可謂是言聽計從,對他極為依賴。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正值壯年的明宣宗去世。皇太子朱祁鎮即位,改元正統,是為明英宗,孫皇后升格為太后。英宗即位時不到8歲,是明朝第一個少年皇帝。因年幼,由被稱為賢相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六部中的蹇義、夏元吉等良臣輔佐。但隨著這些老臣們的不斷離世,在英宗做太子時就極為寵信的「大璫」王振開始把持朝政。致使明朝的危機不斷加深,也為後來發生「土木堡之變」的慘劇埋下了隱患。


明朝建立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在內廷設立內監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的十二監位居首要,十二監里又以司禮監為首。司禮監內設有提督太監一員,掌印太監一員,秉筆太監、隨堂太監等俱無定員。提督太監掌管督理皇城內一應儀禮、刑名,及管束長隨、當差、聽事各役,關防門禁,督促光祿供應等事。掌印太監掌理內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筆、隨堂太監等掌章奏文書,照閣票批殊。

司禮監由於有督理皇城內一切儀禮刑名的規定,暗中賦予管轄其他各監、司、局等內監衙門的權力。後來所設的東廠、西廠、內行廠等緝事廠衛,也都由司禮監來掌握。中書省被廢除後,司禮監還得到了一項批朱權,代皇帝以朱筆批示內閣的票擬也歸了他們,這也使得司禮監的權勢不斷擴大。因此在明一代,內監們最想得到的職務便是號稱「內相」的司禮監提督太監。

那時在司禮監提督太監位置上的人是金英,是一個資歷很老的太監,從宣德初年就掌握了司禮監。早在王振在東宮隨侍太子之時,金英對他就多有了解,知道王振這個人心狠手辣,詭計多端,自覺在這方面比不上他,所以王振一擺出想要奪取司禮監的架子後,金英就自動退出,把位置讓給了王振。這樣還沒有等到改元,王振就在宣德十年的時候坐上了司禮監的頭把交椅。

但當時太皇太后張氏以及包括「三楊」等老臣們還在,王振也不敢多造次。初時他對朝政絕不多言,但卻牢牢控制著英宗,暗地裡培養親信,慢慢地把內外朝權不斷的抓在手裡。

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太皇太后張氏非常痛恨王振,認為他是一個狡猾毒辣之人。因此英宗剛即位,張氏就命人把王振帶到她所住的清寧宮,一進來就讓人將王振拿下,用劍架到其脖子上,說要殺他。直到王振不斷磕頭,百般求饒,發誓賭咒,保證不引誘英宗去做胡作非為的事情,張氏才放過了他。

隨著太皇太后和「三楊」的病逝,王振再無畏懼,開始在朝堂上不斷露面。之後,王振又不斷安插自己的親信進入內閣,將內閣實際控制在自己手中。

王振大權在握,出入烜赫,仗著英宗的寵信作威作福,不可一世。英宗在他的蠱惑下,曾先後將兵部尚書王驥、禮部尚書胡濙、兵部侍郎于謙、國子監祭酒李時勉等大臣下獄。雖然有些人不久後被釋放,但王振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告訴所有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很多內外官員、以及公侯貴戚等,都爭著討好王振。更有甚者,兵部尚書徐晞等人,見到王振,竟諂媚下跪,而不以為恥。就當時王振囂張氣焰而論,這其實都是平常小事,因為連英宗都常稱他為先生而不名,何況他人。正統十一年(1446年),英宗為王振寫了十分褒美的敕文,還把他的親戚子侄都任了官,可謂是極為尊榮。


正統十四年(1449年),因為朝貢問題,瓦剌部族領袖也先發動起塞外諸蕃,聯兵入寇明朝。他們兵分三路:東路脫脫不花從兀良哈進兵;西路阿剌知院入侵宣府,圍赤城;也先本人坐鎮中路,率領大軍直驅大同。王振得知也先突然入侵,倒是非常高興,認為這是為英宗和自己揚威的機會。便極力唆使英宗效仿祖宗,親征北伐瓦剌,立不世之功。英宗一貫聽從王振的意見,不顧滿朝大臣的反對,決定親征。

王振久居深宮,對軍事根本一竅不通,只想著多帶些兵去,兵多將廣,自然能打勝仗。他開口命令兵部在兩天之內,湊齊幾十萬大軍一同出征,兵部深知不切實際,但不敢得罪王振,便急忙準備。結果鬧得是人荒馬亂,而且裝備糧草等都不齊全。在七月十五日,英宗在出征前夕傳旨下來,讓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照料朝中諸事,隨後便命幾十萬大軍出發。

最後大軍在王振的專斷和胡亂指揮下,被困於懷來縣西的土木堡。土木堡原名為「統幕 」,姜南在他所著的《叩舷憑軾錄》中記載:「統幕之地,在北直隸隆慶州西南八十里,相傳遼主游幸嘗張大幕於此,因名統幕。俗訛為土幕,又名土墓,又名土木,皆訛也。」

現場的慘烈情況,據後來在明憲宗(英宗之子)時期當過閣臣的劉定之所著的《否泰錄》中記載:「虜騎蹂陣而入,奮長矛以擊我軍,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殺!」眾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虜叢入中軍,宦侍、虎貫矢被體如蝟。 上與親兵乘馬突圍,不得出,虜擁以去。」

經此一戰,明朝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隨軍諸臣也大多數遇難,主要的武將有: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等人。文臣則有:內閣首輔曹鼐、閣臣張益、尚書王佐、鄺埜等人,可謂良臣驍將盡失。英宗本人被俘虜,王振則死於亂軍之中。沒過多久,也先又挾持著英宗率大軍向北京襲來。


「土木事變」的消息傳到北京,讓整個朝野震動。留守在京的朱祁鈺,得到這些消息後,立即召集朝中諸臣商議辦法。但很多大臣來到朝堂之上只是嚎啕大哭,說不出應對的辦法。這時侍講徐珵說:「日來天象兇險,大不利於北方,只有向南遷都才可以避開凶危。」徐珵話還沒說完,就遭到兵部左侍郎于謙的反對。于謙厲聲大呼:「言遷都者,可斬也!」,他立爭堅守京師,絕不可輕動,否則宋時的南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此時,包括太監金英、吏部尚書王直等也同意于謙的看法,認為遷都絕不可行。

既然不遷都那就要保衛北京,說到這裡,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了于謙。當時于謙的官位只是兵部左侍郎,但他的才幹卻是為眾周知。死於土木堡的兵部尚書鄺埜先前曾多次稱讚于謙,認為自己的水平遠不及他。故每有要事 ,總要先找于謙請教。鄺埜去後,兵部的事務都落在於謙的肩上,這也使得他對各處的軍情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保衛京師的重任,非于謙莫屬。包括內閣陳循,老臣胡濙、王直等,雖然官位都在於謙之上,但他們對於謙的能力都心悅誠服,並無他意。


參考資料:
[1]《北京志·人物誌》
[2]《明太宗實錄》
[3]《明宣宗實錄》
[4]《明英宗實錄》
[5]《廢帝郕戾王附錄》
[6]《明史·諸王傳》
[7]《明史·后妃傳》
[8]《明代宦官》
[9]《明朝的拐點——永樂皇帝和他的子孫》上、下
[10]《大明帝國》系列之《景泰、天順帝卷》上、下等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