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戎馬一生,晚年卻殊榮難在源自何處?

夢仲說歷史 發佈 2020-02-21T09:13:47+00:00

對於治國理念,文官集團在於尋求各種力量之間的平衡,已達到他們所追求的施政目標,而不是通過武力解決,在文官看來,武力解決這是失敗的象徵。


導語: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明朝一代名將戚繼光離開了人間。作為明朝萬曆年間最有才能的將領,戚繼光被彈劾罷免三年,仍不能被皇帝所原諒,有人上疏起用卻遭懲罰。造成這一現狀很大的原因在於他與首輔張居正的關係過於密切。而張居正便是權力中心的鬥爭者。

歷代不可避免的文官與武官的較量

文官與武官之間的較量似乎是每一個朝代都不可避免的狀況。對於治國理念,文官集團在於尋求各種力量之間的平衡,已達到他們所追求的施政目標,而不是通過武力解決,在文官看來,武力解決這是失敗的象徵。文官一般信奉著中庸之道。他們不具備武官的毅力以及果敢,做不到孤注一擲,勇往直前。


而權力機構的構成也正好是這樣,文官集團把控著權力中樞,掌握決策的能力。而且對於軍中事物,權力的掌控者會選擇制衡之術。把控著軍餉糧草的文官,前線作戰的武官,這樣的安排使得更多的矛盾產生。


武官之所以崇尚武力的直接解決,一方面是軍中將領所養成的氣質以及精神,另一方面只有戰爭才能展現他們的才能,謀求晉升的機會。但對於文官來說,戰爭不符合他們的施政理念。當戰爭來臨時,文官會一定程度配合,但戰爭的結束,意味著文官有機會實現他們的政治抱負。所以要先將武官將領排斥出廟堂。

就戚繼光的同時期的其他武將來看,戚繼光的殊榮還是很高的,生前所受到的重視,遠超其他將領。另一位名將俞大猷,屢屢被彈劾申斥,壯志難酬。同為抗倭名將,俞大猷的遭遇相比戚繼光要慘很多。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便在於文官與武官之間的矛盾。

為何戚繼光前半生卻深皇帝信任,執掌大軍?

戚繼光的功績人皆可知,但為何年老卻殊榮不再。首先要說起明朝的軍隊組成,明朝衛所制度的實行。在初期效果顯著,但到了中後期,便成了明朝的一大負擔,占用的財政的一大部分。卻沒能產生其該有的效果。

發生了五六十倭寇如入無人之境,從東南沿海一路燒殺搶掠,甚至在南京周圍繞了一大圈子,掠奪金銀無數。即便是最後被剿滅,可這五六十個倭寇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在明朝繁盛時是不可想像的,衛所制度的弊端日益顯露。但又無法根除,實習官爵的規定,使得衛所制度下權力利益盤根錯節,無法根除。

但面對東南沿海倭寇的騷擾,皇帝苦不堪言,民間怨聲載道。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人挑起這個大梁,而戚繼光便是最好的人選。戚繼光在軍中小有名氣,卻比不上其他根深蒂固的大將。而戚繼光也急於建功立業,渴望報效朝廷。


同時得益於戚繼光組建軍隊的原則,他明確了他建軍方案的核心——鐵一般的軍法,而這一建軍原則保證了戚繼光軍隊戰鬥時高昂的戰鬥力。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中,涉及內容非常廣泛,軍隊組織的方方面面。而且兵種的來源主要是農民,而非衛所抽調。因而在這一建軍原則下組織的新軍,不可避免帶有戚繼光的個人色彩。即便建軍三十多年,依舊是戚家軍。而這也成為之後他屢屢遭貶謫的原因之一。

同時得益於戚繼光個人的軍事才能,使得在東南沿海抗倭的過程中,捷報頻頻。使得高居廟堂的皇帝得以舒額展眉,也給沿海人民帶來了希望。戚繼光個人的軍事才能,使得其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優秀將領。不論是軍隊組織,還是軍隊的訓練,戚繼光都展現出與其他將領同的風格。


在之前軍隊崇尚個人武藝,但戚繼光一改之前的風氣,強調集體訓練,士兵之間的配合,並有效的針對倭寇創造出"鴛鴦陣"使得群體作戰時發揮出了更大的戰鬥力。在這樣一個有機的戰鬥群中,相互配合依靠戰術明顯要比單純依靠個人武力取勝重要。

這些因素使得早年的戚繼光深的皇帝信任,並委以重任,在蕩平東南沿海倭寇之患後,繼而調其北上鎮守薊州軍鎮。

戚繼光的落寞,源自張居正的逝世與清算

戚繼光的人生可以說是一路的鼎盛,在由南方調往薊州軍鎮,可謂是戚繼光一生所想。由肅清沿海,到薊州拱衛京師,戚繼光得以實現其抱負。而張居正可以說是其重要的轉接人,張居正初入內閣,整頓軍事,薊州便是其發力點,所以當戚繼光調任之後,得到了其大力的支持,得以更好的專心與軍事。而這一層關係,也使得他們二人關係日益密切。但多年以後卻也是戚繼光落寞的原因。


張居正一生歷經三朝,從嘉靖年間做裕王的幕僚到裕王隆慶帝登基位居大學士,並擔任過萬曆帝的老師。在隆慶六年接替高拱成為內閣首輔。

初登首輔之位的張居正可謂風光一時,隆慶帝的顧命大臣,萬曆帝的老師,加之萬曆帝年紀小,出與學生與老師之間威嚴。在廟堂之上,萬曆帝很多時候都會聽從張居正的建議。使得張居正施行的一系列改革得以在萬曆朝早期順利推行。包括財政改革,吏治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大明王朝煥發出新的生機。

而張居正的當權也正是戚繼光的春風得意,在薊州軍鎮的一系列改革在張居正的支持下,慢慢展開。戚繼光所提的大多數意見均被採納,權力的支持,來自中央財政的不遺餘力的支持。使得戚繼光擔任總兵的十五年里,有著優厚的財政接濟,購買火器等,使薊州軍鎮軍力大增。但這些也遭來了其他軍鎮的反感與抗議,但介於張居正大權在握,便將反對聲音壓力下來。但這些都為之後埋下了隱患。


在戚繼光擔任總兵的幾年裡,不僅遏制了南下的少數名族,還重新修繕了長城,增造"空心堡壘",提高了京師的防禦能力,並大規模練兵。一系列措施在張居正的支持下,得以順利進行。

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在其逝世四天後,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恩寵結束,言官開始大肆彈劾張居正,開始對張居正以及起身邊人的清算。

而戚繼光恰好在其中,一位是中央內閣首輔,一位是拱衛京師的總兵。即便二人沒有造反之心,亦有造反之能。本就使年輕的萬曆皇帝生疑,加之二人關係密切,以及張居正死後曾經得罪過的人群起而攻之,更加堅定了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清算。

最終使戚繼光遠離京師,調任廣東總兵,看似官職未變,實則遠離京師,風光不再。隨後對張居正的清算達到了高潮,使得戚繼光被革職,最終在窮困潦倒中逝世。一代將星於萬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離世。

小結

戚繼光的一生,不光是個人遭遇,更是封建王朝中各股勢力的鬥爭的體現。

戚繼光優秀的帶兵能力,組織方式,未能保留,一定程度上受明朝衛所制度的影響。世襲官爵使得人人利益捆綁,而戚繼光則動了他們的利益,必會為他們所不容。

同時戚繼光因張居正而落寞,正是中央權力的爭奪,皇帝是不允許威脅到自己的人存在的。張居正的大權,便是萬曆皇帝的失權,身為皇帝是不允許的。戚繼光也不過是與皇權鬥爭中的犧牲品罷了。

身為皇帝權力的下放接收者,君主是不允許出現威脅自己的力量的,一旦出現,便會想辦法阻止。戚繼光的報國心不能否認,但卻避免不了淪為皇權的犧牲品。

參考文獻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王世貞《張公居正傳》

戚繼光《紀效新書》

《明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