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活得不順心,源於七種不明智

校長傳媒 發佈 2020-02-21T10:38:19+00:00

1太在意得失王陽明曾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洒脫,何等簡易!」 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慾,便回復良知之本體了。


1

太在意得失

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洒脫,何等簡易!」

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慾,便回復良知之本體了。

要減少自己的慾望,不要太在意得失。

在這個世界上,功名利祿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禍福難料,這些身外之物,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在意又有什麼用。

人們為了外在的東西,終日奔波,患得患失,最終失去內心的安寧,成為慾望的囚徒,實在是捨本逐末。

陪伴妻子孩子,孝順父母,親近自然,這些不需要太多物質的平常生活,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諦。

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順其自然,保持內心的安寧就好。

2

太在意別人的閒話

王陽明曾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別管那些閒話,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早晚都會有收穫。

這個世界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少不了流言蜚語,別讓他人的目光或言語阻斷你前進的腳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王陽明創立「心學」之後,因為和程朱理學相衝突,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於是很多人開始攻擊王陽明,維護程朱理學的正統地位。

他們把「心學」斥之為「偽學」「異端」,紛紛上書彈劾王陽明。

王陽明對此的反應是不予回應,無辯止謗。

古人說「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面對那些流言蜚語,不需要辯解什麼,只要踏踏實實地去做,做成了,那些閒話自然就沒了。

太過在意別人,反而會在他人的目光中迷失自我。只要認準前進的方向,今日的誹謗與嘲笑必將成為來日的掌聲。

3

經常在生氣的時候做決定

人們常說一個詞,出離憤怒。這時候,熱血上涌,人是一隻不受控制野獸。

做出的決定要麼傷人,要麼傷己。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紓解自己的怒氣,是一種修養和智慧。

正德十四年,王陽明擒獲寧王后,招致群奸嫉恨。張忠、許泰率領的京邊官軍進駐南昌後,對王陽明進行百般漫罵,或故意尋釁鬧事,但王陽明毫不為所動。

他說「忿怒之類的偏頗情緒,人心之中怎麼會沒有呢?只是不應當有而已。平常人在動怒時,控制不住感情,便會怒得過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體了。」

要控制情緒,一方面,要注意平時在小事上的磨練,讓自己看問題不再偏頗,保持中正平和的立場,不偏激,不易怒。時間一長,人本身就會帶有一種平和安靜的氣質。

平時注意不要積累情緒,怒火都是在一點一滴中積累起來的,要時時溝通,不要把事情悶在心裡。

也可以在發怒時停止交流溝通,迅速離場。等情緒平復下來,再作打算。

4

經常看不慣別人

王陽明說,天下無心外之物。萬事萬物都是人內心的投射。

《傳習錄》中載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陽明游南鎮時,他的學生指著岩中花樹問他:「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你心裡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

蘇軾和佛印在一起修禪時,他就對佛印說,你看我像什麼?佛印說:我看見你像一尊佛。蘇東坡說:我看你像大便。蘇東坡很開心的離開, 回到就他把事情告訴了他的妹妹。蘇小妹哈哈大笑,哥哥啊,你又輸了......

佛印心中有佛,眼裡萬物皆為佛,蘇東坡心裡不靜,則眼中不凈。相由心生,心中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表現出的自己也就是什麼。

後來蘇軾歷經貶謫,飄零半生,他說:「吾上可配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王陽明也曾說過:見滿街都是聖人。

一個人內心恬靜,並摒棄了世俗繁瑣醜惡,相信了美好的存在,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

5

常常沉浸在後悔之中

泰戈爾有句話說:「如果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也將會失去星星和月亮!」

我們經常後悔,事後常想「要是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以賣,沉浸在後悔之中,既丟失了現在,也失去了未來。

王陽明因為出色的軍事才能,屢次被朝堂徵召討賊,成了朝堂的兵器,四處平叛殺人。

老子曾言: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每次平叛之後,看到戰場上的死傷,王陽明心裡都不是滋味,懊悔之情也經常出現。

但是他知道,為了避免更多人受到傷害,自己必須硬下心腸,迅速平定戰亂,與其糾結後悔,不如恢復戰後秩序。

王陽明的弟子曾經問他如何清除心中的雜草。

王陽明回答說:「草有妨礙,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著了一分意思,即心體便有貽累,便有許多動氣處。

雜草有害,當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爾沒有清除乾淨,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在意心裡就會越亂,心中盯著那一塊未除的雜草,那心中就雜念叢生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有痛苦糾結,但是面對這些「懊悔」,一定要懂得放下,你越在意,心裡就越亂,整個人反而被情緒控制。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要沉浸在懊悔之中,放下過去,才能擁抱未來。

6

決定視野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心

王陽明十三歲時,母親早逝。繼母信鬼神。常常虐待他,父親遠在京師任職,不知王陽明的遭遇。

王陽明不得已,想利用繼母篤信鬼神的弱點,於半夜悄悄起床,把茶盤放在佛堂門外,第二天早晨繼母見了,覺得非常奇怪。日後每天都如此,繼母不由得心中發毛,但她對王陽明的態度依然如故。

有一天,王陽明到郊外找尋捕鳥人,買下一隻平日罕見的怪鳥,偷偷放在繼母被內。繼母整理床鋪時,突然看見這隻怪鳥,害怕鬼魅作祟,便趕緊請來巫婆占卜。

誰知王陽明早就買通巫婆,對繼母說:「王狀元前妻對自己兒子遭人虐待很生氣,上告天帝,現在天帝派陰兵下凡拘捕你的魂魄,被中的怪鳥,就是陰兵的化身。」繼母聽了這話,嚇得臉色發青,趕緊下跪謝罪,王陽明也下跪向天帝求情,一旁的巫婆故意連聲嘆息離去。從此繼母對王陽明便視如己出。

王陽明的繼母,正是因為心中有「鬼神」,才會相信巫婆的說法,讓迷信占據了內心,才讓王陽明「有機可乘」。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的內心「選擇」看到的樣子。這種「選擇」往往都是不易察覺的。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會導致主體從客體中去佐證。

喜歡某個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讓自己在現實中搜尋印證,然後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

若是在憤怒、仇恨或是懷疑時,我們又會不斷尋找材料來強化自己的臆想,在偏執與憤怒、仇恨的情緒里,讓暫時壓抑的情緒得以宣洩。

你相信什麼,你就能看到什麼;你相信潛規則,就會發現無數潛規則;你相信不公平,就會發現無數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

所以,決定人的視野的,決定人能看到什麼風景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內心。

7

掃除心中的善惡與對立

《傳習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王陽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園中除草時,大概是疲憊不堪,所以哀嘆道:「為什麼天地之間,善難培養,惡難剷除?」

在花園中賞花的王陽明,聽到薛侃的嘆息,發現教育的機會已到,接口道:「你就沒培養善,也沒有剷除惡。」

薛侃莫名其妙,因為他勞碌了大半天,剷除了很多棵草,而且他經常澆灌花朵,這怎麼能說是沒有培養善,沒有剷除惡呢?

王陽明發現了薛侃的疑惑,解釋說:「天生萬物和花園裡有花又有草一樣。哪裡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惡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門前搞個草坪,草又是善的,草里的花就肯定被你當成惡的了。這種『善惡』都是由你的私意產生,所以就是錯誤的。」

薛侃吃驚地問:「這不就是無善無惡了嗎?」

王陽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來就沒有善惡,它所以有善惡全是你強加給它的。」

王陽明接著又舉例子說了黃金和糞便。黃金在人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裡就會傷害人;

糞便在人看來惡臭難忍,像是惡的,但卻可以讓莊稼生長,在老農心中,它又是善的。所以說,天下的萬事萬物哪裡有善惡之分?都是人強行加到它上面的。

我們強加於外物的善惡、有用無用,造成了心與物的對立。我們總是以自己被私慾和偏見填充的內心來衡量外物,於是,就有了是非好惡之情。王陽明認為,這些都是蒙蔽我們,遮蔽我們認識自己本心和本性的的障礙。

其實一切眼前的風景,都是我們內心格局的折射,一切風景都是內心的風景。只有清除了私慾,清除了妄念,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