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隨筆」從山東公立小學到高級中學,我所接受的教育

芥末堆看教育 發佈 2020-01-30T15:41:04+00:00

再後來,我北上求學,因為距離較遠,回家的機會較少,這次回鄉過年,我再次來到曾經求學的地方,感受到一種平凡但卻巨大的變化。

圖片來源:百度地圖截屏

芥末堆 劉小黑 1月21日手記

我生長於山東省海陽市,在這裡,我走過了K12教育的所有階段。再後來,我北上求學,因為距離較遠,回家的機會較少,這次回鄉過年,我再次來到曾經求學的地方,感受到一種平凡但卻巨大的變化。

海陽市是山東省縣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因地處黃海之北,故名海陽。1962年,八一製片廠拍攝電影《地雷戰》,也讓海陽的地雷戰聞名遐邇。

「孔孟之鄉,學而優則仕。」提起山東,很多人會說學生都很拚命。的確是這樣,從細節說起,12年的求學,我有幾個印象很深的畫面,凌晨4點多,我和同學摸黑從宿舍樓到教學樓上早自習, 晚上熄燈後,同宿舍的同學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讀書,午飯後女同學們來不及等頭髮晾乾披著濕漉漉的頭髮到教室上課。

在這裡,競爭是激烈的,但與此同時,教育資源較為均衡,每個人的機會幾乎是均等的。

小學建了新校區

早前,在QQ群里得知小學搬家了,回家後的第二天,我騎著小電驢到了新建成的海陽市實驗小學。

海陽市實驗小學新校區

海陽市實驗小學是全市教育資源最好的小學之一,老校區最開始名叫海陽市實驗學校,有小學、初中共8個年級。學校成立10年後,初中部遷出,成立了實驗中學,學校在舊址繼續辦學,並更名為「海陽市實驗小學」。今年 實驗學校恰好有40年光景。

離新校區5公里左右的街道兩旁,開滿了輔導班、託管機構,其中一家培訓機構「滴水學堂」在這條路上開了3、4家門店,天眼查顯示,滴水學堂隸屬於武漢滴水成川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註冊時間為2012年,是國內作文培訓行業品牌,全國超500家加盟分校。

還有一家名為誠壹全腦開發的培訓機構讓我瞬間想到了"量子波速讀",該培訓機構的招生海報上寫著,招收4到16歲兒童和學生,通過科學的學習強化孩子的專注力、記憶里、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次去新校區,我也順路到了老校區,老校區周圍依舊是當年的超市、小賣部。16年前,劃片區入學,我家所在的區域被劃到了實驗小學的範圍內,當年8歲的我踏入了實驗小學老校區的校門,並在這裡讀完了1到5年級。

小學是在半山腰的南面,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上下學回家的路上,和同學經過小賣部買糖和辣條,然後結伴下山。上學的時候,家住北面的同學,抄近路,通常會把自行車停在山下的一排樹下,然後結伴越過山坡上學。突然想起一樁舊事,記得三年級之後,父母就不接送上下學了,爸媽給我買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我停在樹下,晚上放學後自行車不見了,在那之後,我便騎上了家裡的舊自行車,再也沒丟過。

實驗小學附近的培訓機構

教育只是全市一隅

初中畢業10年後,我第三次來到了我的母校新元中學。

整個K12階段,初中算是最快樂的時光了。一方面沒有小學成績墊底的困擾,整個初中,我的成績由剛開學的50、60名(一個班大約70人左右),到了畢業時的20名左右。另一方面沒有高中全年無休埋頭苦讀的疲憊。

新元中學

那時可沒有培訓機構的概念,要說唯一稱得上培訓的,是去老師家裡聽老師講課,我記得當時我的數學成績比較差,便到了學校對面的數學老師家裡補習過一個暑假的數學,當時一起聽課的學生有10人左右。

當時學校的東門(如圖所示)外還一片荒涼,學生上下學一般從西門出入,西門外是一條大河。如今,學校的東門外已不是當年的景象,數量最多的是託管機構。整條街大概有10家以上託管班,大多數為個人經營。多數託管班不僅負責學生託管,還承擔課外輔導,配有專門的老師。另外,還有一些專門為學生做飯的託管機構,比如新元小飯桌、學生餐廳等。

我去的時候有一家託管機構開著門,我好奇地走了進去,在校長辦公室,校長正帶著3、4名小學生讀英語,該託管機構的校長稱,一般出資10萬就能建一所這樣的託管班。

學校對面的課外輔導機構比較少,規模也較小。但在學校所在街道的拐角處,抬頭能看到一家名為宗恆培訓學校的培訓機構。在門外的招生海報上可以看到,這座三層樓高的培訓學校,有初中、高中兩個學部。聽工作人員介紹,學校成立於2018年,在海陽還有一家總校和其他兩家分校,主要輔導學生數理化英語等,另外還有指導學生寫作業的晚托班。

位於新元中學附近的K12培訓學校

相比初中和小學,高中的變化微乎其微。

我的母校海陽四中位於涼山後村,周圍多居民住宅,我印象里四中對面只有超市和文具店,現在這裡多了幾家輔導機構,其中有一家名為紅杉樹智能英語的培訓機構,在實驗小學附近也開了一家門店,這是一家全國連鎖機構,線上線下結合教學。

記得當年中考成績較為優異,考到了教育資源較好的海陽市第四中學,但到了四中,成績也排在班級30名之後。整個3年級雖然成績穩定在班級前10,高考成績依舊不理想,模糊的印象里,當年高三班上本科的學生只有30幾個。

海陽市第四中學

書店,一座城市的標配

新華書店一角

每一座城市、每一座縣城都要有一家書店。

讀初高中那時,我去書店一般都抱著看小說的想法,記得最後一次去看得是《匆匆那年》,那會兒書店還沒有可以坐的地方,小孩子們一般都在屁股底下墊本書,端著書看。去年,新華書店翻新了,新建成的新華書店裡面的設施更加現代化和舒適。

一進門,擺在最前面的書是最近很火的電視劇《慶餘年》的原著、有比較火的電影《天氣之子》的原版漫畫,還有一本始終擺在前面的《青春之歌》,我記得每次到書店,基本都能最先看到這本書。新建的書店有三層,一層是文創產品、二層是少兒讀物、三層是教材教輔。一層有供學生學習、看書的桌椅,還有10層左右的階梯,很多學生會在上坐在階梯上看書。大年30的前一天,書店仍有三三兩兩的學生分布在一到三層的各個角落。

除了圖書,書店裡面還有零星幾家商鋪。書點一層右側有一家步步高門店、還有一家創意工坊,創意工坊裡面主要售賣剪紙等藝術品,還有老師教孩子剪紙等藝術。

步步高裡面主要銷售步步高AI人工智慧家教機和小天才手錶。家教機的銷售單上寫著「上課學不會,考試成績差,作業有難題,就用步步高家教機。」工作人員介紹,這塊智能機的主要用戶是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生。除了早幼教+K12,這款智能機還有藝術、出國留學等課程。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款新機型於今年6月開始售賣,其中智慧眼申請了一項專利,我親手試了一下,把指尖放在實體書本的單詞、詞彙或者習題上,智能機便能讀單詞、詞彙或者解答習題。

步步高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家教機,記得10年前,步步高點讀機的廣告就在書店外拉著橫幅,「步步高點讀機,哪裡不會點哪裡。」那時,一般家長都會選擇到步步高給孩子買產品。

相比幾年前,如今的書店,學生數量並沒有變多或者變少,只不過以前是坐在地上看書,現在是坐在椅子上看書,從我到我的小外甥 ,這座圖書館都是我們周末的棲息地。 如今,我的小外甥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到書店看書,那天他看了一本名為《鄉村教師》的圖書,回去告訴我姐姐,知識的能量大到能抗擊來自宇宙的傷害。

從有點陌生到漸漸熟悉,回想自己12年來接受的教育,看到家鄉教育的變化。變化說不上巨大,但是和10年前相比,已然是不同的樣子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