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自閉症兒童的「暴力傾向」,家長應該怎麼辦?

葡萄心 發佈 2020-01-29T17:48:31+00:00

據調查了解,大概有50%到60%的自閉症孩子具備暴力、自殘等問題行為,而家長們對此也很無奈,不知道如何制止和糾正孩子的此類行為才最合適。

導語:自閉症的孩子除了在語言交流、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障礙,有部分患兒往往會有暴力傾向,做出一些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反常行為。

據調查了解,大概有50%到60%的自閉症孩子具備暴力、自殘等問題行為,而家長們對此也很無奈,不知道如何制止和糾正孩子的此類行為才最合適。有部分家長甚至只制止而不糾正,這樣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那麼做為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該怎樣去處理自閉症兒童的暴力、自殘行為呢?

暴力也是行為問題的一種。這種行為雖然在重度智力低下兒童甚至部分正常兒童中也有發生。但是,在自閉症兒童中發生率、傷害程度和對他人的影響卻遠遠大於其他情況。


常見暴力、自殘行為:

1.毆打、撞擊類行為:用手掌或拳頭打頭、打臉以及身體的其它部位;用頭或身體其它部位(以頭為主)撞擊牆壁或地等堅硬物體。

2.吸吮類行為:咬手指、咬手腕、咬手臂;沉溺性的吸吮身體某些部位,如吸吮手指等。

3.拉扯類行為:用手指拉扯、扭擰、刺、挖身體各部位。如:挖破皮肉、抓擰頭髮、摳眼珠、用尖刀戳手或腳等。

4.吃食異物類行為:吃食沙石、菸蒂等並不能食用的東西。


產生暴力自殘行為的原因:

1.和外界缺乏溝通

自閉症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活動太少,空閒時間太多,無事可做,這時就可能出現暴力、自殘行為,作為生理或心理刺激。

2.引人注意和關心

自閉症兒童在缺乏外界刺激或有某種要求、願望未實現時,就可能出現暴力、自殘行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關心。

3.宣洩負向情緒

自閉症兒童大多語言發育遲緩、語言溝通障礙,內心世界無法向人表白,於是藉助暴力、自殘來發泄心中的負向情緒以抒解其內心壓力,或得到暫時得快感。

4.生活規律和環境的變化

自閉症兒童往往會因為環境或照顧者的變化等原因而感到煩惱和困惑,從而在環境適應方面增加挫折感。他們自身既不會表達和應付這種挫折,又不會尋求安慰和幫助,靠暴力、自殘行為宣洩。


自閉症孩子出現暴力行為時,家長應該怎樣應對?

1、調整心態,理智對待

當自閉症孩子發生暴力、自殘行為時,做為家長,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因憤怒而責罵孩子,應當理智並有耐心的去處理。

2、態度溫和,禁忌體罰

處理自閉症孩子暴力、自殘行為時家長的態度要儘量溫和,切忌一定不能把孩子獨自關進一個房間,不理睬孩子。也不要採取體罰、恐嚇,騙孩子的處理手段。否則自閉症孩子的問題行為可能會愈演愈烈,後果嚴重!

當自閉症孩子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來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善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多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想想,或許問題很容易解決。另外,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對自閉症孩子的懲罰措施一定要合理並且有節制。

3、用患兒能夠理解的方法來教他

用他能夠理解的和表達的方法來教他適當地表達需求,也就是以適當的表達達到溝通功能,進而達到消除暴力行為的目的。譬如身體的病痛、某些需求、拒絕不喜歡的活動或情境時,能夠用他的認知和溝通能力可以表達的方式,以語言、發聲、手勢、溝通板等方法來表達,以使需求獲得滿足,這樣就能減少攻擊行為。

4、預知疏導

針對同一性固定行為,如果能事先預告,讓他對將要面對的活動或情況或活動的改變,能夠預知何時何地如何發生,常常在預知疏導之下,可以減少他面對固定行為突然被打擾時所引起的不安和情緒行為反應,可以減少暴力行為的出現。


自閉症最好的干預方式:

張老師帶領葡萄心團隊經過四年的實驗積累,通過大量的實際干預案例和數千自閉症家庭的寶寶視頻,研發出了最適合中國自閉症家庭的干預方式——ESRF(家庭式早期社會關係)。相較於美國適用於干預機構操作的ABA(應用行為分析療法),ESRF更傾向於由家長親自來對孩子進行干預。

ESRF(家庭式早期社會關係),由家庭指導師和家長創造一個可控的環境,根據孩子的能力水平變化,通過緩慢的改變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讓孩子不斷增加新的經驗,實現自我能力成長的方法。

在葡萄心,家庭指導師需要深刻理解ESRF的理論知識和核心理念,並具備兒童能力發展知識、心理諮詢知識,能夠以孩子的視角看待事物,以及抗壓力和溝通力。家庭指導師每天通過視頻記錄了解掌握孩子的情況,通過在線課堂與家長進行溝通,指導家長操作,處理家長情緒並幫助家長落實成長計劃和目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