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跛行"鬼怪髖"——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

廣州關節科王教授 發佈 2020-02-24T12:08:31+00:00

而運動過度學說認為,髖關節是支持人體重力的主要關節之一,正常狀態下,滑膜分泌液體潤滑關節,其分泌量與吸收量相對平衡;但兒童股骨頭髮育尚未成熟,關節囊相對鬆弛,股骨頭和髖臼窩因運動過度或外傷可造成微小移動,致使滑膜或韌帶嵌入關節腔內,滑膜血管擴張,紅細胞、白細胞、纖維蛋白、炎性介質

原創:何琪醫生

審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屬:王海彬教授團隊,轉發請標明出處。

你家的寶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明明孩子昨天走路還很正常,也沒有受過外傷,但孩子突然開始跛著走路,家長很緊張地將孩子帶來醫院後,被告知是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聽到這個診斷結果,家長們緊張的心思並未放下,這究竟是什麼病?我的孩子會不會殘疾了?那麼,究竟什麼是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它的發病原因是什麼?該如何治療?

 髖關節滑膜炎(Hip synovitis)又叫髖關節一過性(暫時性)滑膜炎,是一種多發性疾病。3-10歲以下的兒童易患髖關節滑膜炎,其中以男性較常見,大多數患兒發病突然,是兒童時期常見的急性髖關節疾病,也是兒童髖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兒童患此病一方面可能與兒童股骨頭髮育尚不成熟,關節囊較松,髖關節活動度大、運動量大、劇烈跳躍等有關,過度外展、外旋運動時,關節囊受到牽傷或擠壓,再受病毒感染後,出現關節滑膜水腫、髖關節無菌性炎症;另一方面可能與消化道及上呼吸道感染後引起髖關節滑膜充血、水腫等導致關節局部疼痛、受限。

1、 病因

目前,醫學界對本病的具體發病機制尚未達成統一認識,現代研究多認為其與病毒或細菌性感染、單一動作運動過度(外傷)、變態反應,或抗原抗體反應等誘因密切相關。其中獲得較多認可的是感染學說或者運動過度學說。病毒或細菌通過血液進入髖關節滑膜,激發人體免疫調節系統對此種刺激作出反應,導致關節滑膜的炎性病變,是感染學說的理論依據。而運動過度學說認為,髖關節是支持人體重力的主要關節之一,正常狀態下,滑膜分泌液體潤滑關節,其分泌量與吸收量相對平衡;但兒童股骨頭髮育尚未成熟,關節囊相對鬆弛,股骨頭和髖臼窩因運動過度或外傷可造成微小移動,致使滑膜或韌帶嵌入關節腔內,滑膜血管擴張,紅細胞、白細胞、纖維蛋白、炎性介質滲出,刺激髖關節周圍軟組織痙攣,從而導致患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等症狀。

2、 治療

本病治療首先就是要臥床休息,避免負重,必要時需加用皮膚牽引;可口服維生素C及服用少量抗生素;還可以局部外敷中藥或進行理療,促進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症儘快吸收。暫時性髖關節滑膜炎預後良好,通常3-14天症狀消失,一般不復發,也不留後遺症,但有少數由於關節內壓持續增高,影響股骨頭的血液供應,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所以診斷為暫時性髖關節滑膜炎的兒童,在發病後2個月和6個月需進行複查。也可使用牽引、物理治療、中藥熏洗等方法治療。這類疾病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要與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濕性關節炎相鑑別,以免延誤治療。

3、 預防

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好發於4歲—10歲,需要家長合理安排各年齡段的運動量,爬山、滑冰、練武術等都不可過度,避免髖關節受到過度勞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