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養生看這裡

黔中平壩 發佈 2020-02-24T13:14:51+00:00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它還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妝品的主要成分就是從薏米中提取的,不過,與其塗在臉上不如吃到肚裡,讓它由內到外都滋補。

上周,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作為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的到來代表著此時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雨水」時節,養生之重在於祛濕,那麼怎樣才能在這一時節正確祛濕?此外的養生又該注意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飲食:祛濕宜食粥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損害脾胃。同時,因為降雨的增多,濕氣加重,濕邪易困擾脾胃,所以,在這一時期,一定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健脾利濕。

唐代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提醒我們在春季應多喝粥。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吸收,還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藥材後,還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對身體有滋補作用。祛濕佳品粥非薏苡仁黨參粥莫屬。

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它還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妝品的主要成分就是從薏米中提取的,不過,與其塗在臉上不如吃到肚裡,讓它由內到外都滋補。此外,薏苡仁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

除了薏苡仁黨參粥之外,能祛脾濕的食物還有很多,如茯苓、芡實、小米、胡蘿蔔、冬瓜、萵筍、扁豆、蠶豆、鯽魚等。在日常飲食中,我們要多吃這類食物。

需注意的是,花椒能散寒除濕,在炒菜時,尤其是炒菠菜、芹菜、白蘿蔔等寒性或涼性的蔬菜時,可以適量放入一些花椒,但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平時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運動:天人合一宜緩慢

早睡早起:雨水過後,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順應自然,早睡早起。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會消耗津液、損傷陽氣、易受風寒。同時由於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陽氣養肝:萬木吐翠的春天,也是是採納自然陽氣養肝的好時機,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鍊項目。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於芳草小徑,舞拳弄劍於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游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

老年人春練注意:老年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鍊。另外,春練不能空腹,鍛鍊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鍛鍊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鍊而誘發意外。

睡眠;養生眠食最重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人將睡眠稱為「眠食」。曾國藩有「養生之道,莫大於眠食」的名言。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睡得香」為健康的重要客觀標誌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類自身對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在高質量睡眠狀態下,體內會出現一系列有利於生理、生化的變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黃帝內經》中記載:「人臥血歸於肝」,而在春季應「夜臥早起」。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並加快蛋白質、胺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禦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注重科學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時;60歲以上老年人7小時左右;80歲以上老年人應睡8~9小時;體弱多病者可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晚飯莫過飽,睡前莫喝濃茶及咖啡。講究睡姿,睡時應『臥如弓』,以右側臥位,睡眠方向以頭東腳西為宜。要有靜謐的睡眠環境,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床鋪舒適,利於進入甜蜜的夢鄉。

來源:黔中早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