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動員有多可怕?二戰蘇軍一個月徵兵2100萬,12萬坦克蓄勢待發

利刃觀察眼 發佈 2020-02-24T18:21:49+00:00

特別是自一戰以來,隨著主要軍事強國紛紛完善兵役制度與預備役制度,兵員儲備有了充分的保障。據悉,在緊急動員後,2100萬蘇軍能在一個月內迅速就位,庫存中可立即啟用的坦克數量更是高達12萬輛。

對於每一個軍事強國來說,其強大的戰爭潛力除了來源於常備軍隊之外,武器庫存與預備役力量同樣十分關鍵。特別是在大戰爆發後,一個國家在戰時動員徵召的軍隊數量,直接關係著整個戰局的進展。特別是自一戰以來,隨著主要軍事強國紛紛完善兵役制度與預備役制度,兵員儲備有了充分的保障。以二戰時期的蘇軍為例,儘管在蘇德戰爭初期,被德軍的「閃電戰」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在經過迅速調整後,蘇聯的戰爭機器被完全啟動。憑藉著強悍的工業實力與發達的道路交通網,僅僅在1943-1944不到1年之內,就有1200萬蘇軍緊急動員後投入戰場。而在二戰以後的冷戰時期,蘇聯更是將動員徵召能力發揮到極致。據悉,在緊急動員後,2100萬蘇軍能在一個月內迅速就位,庫存中可立即啟用的坦克數量更是高達12萬輛。

​根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自20世紀開始,歐洲主要軍事強國幾乎都進行了大刀闊斧地軍事制度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軍事動員體制。以一戰時期的德國為例,在和平時期,德國的常備軍隊數量僅有74.5萬人,但在經過軍事動員後,這個數字將在一個月之內激增到229.2萬人。能夠在短時期內迅速擴充部隊,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拉壯丁」,因為一名士兵從新兵入伍到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都需要一定的訓練和戰鬥考驗。德軍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動員效果,就是在於擁有完善的預備役制度。根據彼得·哈特的 《世界大戰1914-1918》記載,一戰爆發之前,德國將召回的預備役軍人就組成了75個師。此後,隨著戰爭規模不斷升級,德國的動員力度也越來越大,隨著大量預備役和退伍軍人參戰,德軍在東線和西線戰場投入的陸軍,就達到了200個師。

​當然,一個國家隊軍事動員能力,與本國的人口基數和工業化水平息息相關。既要有足夠的兵員儲備,又離不開龐大的武器裝備庫存,因此,在軍事動員方面,二戰時期的德國和蘇聯都創造了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蹟。

首先來說德國,延續了一戰時期就相當完善的預備役動員制度,儘管德國作為戰敗國,最初只能保留10萬常備軍,但通過各種「擦邊球」,很快就在全民範圍內進行了「準軍事化訓練」推廣。當時,「希特勒青少年團」、「 國家勞動奉獻團」等多個國家性質的青少年準軍事化組織不斷成立,德國政府也大力支持和引導青少年參加軍事訓練,這種「藏兵於民」的做法,為德國儲備了大量的適齡兵源。數據顯示,德軍在二戰期間先後發動了35梯次「動員令」,硬是在人口基數不大的前提下,壓榨出1000萬兵力。當然,在戰爭後期,隨著德軍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德國軍事動員的力度也超過了警戒線,甚至將徵召入伍的年齡放寬到了17-61歲範圍,由此也可以看到戰爭的殘酷性。

和德軍相比,蘇軍的預備役制度同樣貫徹得非常到位。資料顯示,在1943年蘇德戰爭爆發之前,蘇軍常備的陸軍事中就普遍存在年齡高於35歲的預備役人員。儘管這些「大叔級」士兵和軍官在和平時期很少被動用,但他們幾乎都是有戰鬥經驗的老兵,兵員素質非常不錯。在戰時緊急動員後,這批預備役軍人將立刻投入一線戰場,甚至可以實現軍隊編制的「快速裂變」,被單獨拉出來組建成新的陸軍師。正是由於這樣特殊的軍隊體制,蘇軍源源不斷地開赴前線,最終拖垮了精銳的德軍。

當然,在蘇德戰爭的關鍵階段,比如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期間,蘇聯為了快速集結兵力,也將戰時徵召的力度調到最大檔。據悉,除了20-35歲的適齡男性兵員被全部動員之外,蘇軍甚至還動用了超過40歲年齡的普通民眾緊急入伍。甚至有超過80萬女性也加入一線戰場,彌補兵力的不足。數據顯示,蘇軍僅僅在1943年一年之內損失的兵力就高達230萬,而在同一年,蘇軍緊急徵召的兵力則高達260萬兵員,再加上數量眾多的補充兵,蘇軍可用於一線戰場的兵力迅速激增到300萬。在此基礎上,蘇聯強大的工業機器也開足馬力,大量工廠轉為戰時體制,各種武器裝備源源不斷地送上前線,讓蘇軍始終在兵力、裝備上處於領先地位。而到了二戰之後,「紅色帝國」憑藉著廣袤的疆域和龐大的人口基數,在戰時動員徵召上更是得心應手。據悉,在針對北約的軍事計劃中,蘇軍甚至可以將30個精銳師用作炮灰,為二線百萬大軍撕開北約在歐洲的防線。不得不說,這樣的魄力,也真正彰顯出軍事大國的底蘊和實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