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到驚嚇要「叫魂」?這些民間偏方真的管用嗎?

小步在家早教 發佈 2020-02-24T18:25:09+00:00

因為「魂」丟了所以身體才會不好,把「魂」叫回來,病自然就好了,聽起來挺神秘的。但直到現在,孩子頭疼腦熱時間一長,家裡的長輩、甚至高知父母,也會忍不住試上一試。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我們小的時候,身體哪裡不舒服,好長時間治不好,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就會考慮一些民間偏方,比如「叫魂」。因為「魂」丟了所以身體才會不好,把「魂」叫回來,病自然就好了,聽起來挺神秘的。

但直到現在,孩子頭疼腦熱時間一長,家裡的長輩、甚至高知父母,也會忍不住試上一試。

「叫魂」真的那麼神奇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魂」方法,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看看這些方法是不是真的科學、管用。

一、那些民間偏方

1.小米叫魂

這是我們老家流行的方法:用小碗裝滿小米,拿一塊大一點的紅布裹嚴,倒過來在孩子頭上搖晃,晃幾圈就會發現碗裡的小米少了一小塊,這樣就是嚇到了。不斷填米,再重複之前的操作,直到米滿,就代表孩子的魂收回來了。

看起來很神奇的小米叫魂,其實是有原理的。因為搖晃的過程中,小米之間的空隙縮小了,所以再把米倒過來後,就會發現米少了一塊。一直填米,直到空隙不能再小,米就不會缺一塊了。

2.摸耳朵叫魂

這種叫魂的方法很簡單,不用道具,念叨兩句詞兒就可以。

孩子生病之後一直沒精打采,爸爸媽媽就會一邊摸著孩子的頭髮、耳朵,一邊說:「摸摸毛,嚇不著;揪揪耳,嚇一會兒。」這麼說幾次,孩子好像真的就不哭不鬧,病也好得快了,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獲得安全感的表現。有了安全感,孩子自然會安靜下來。

3.立筷子叫魂

老一輩的人帶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不停哭鬧或者生病就會立筷子叫魂:把3根筷子沾上水,筷子就會立在碗裡,等筷子自己倒了,就說明已經把嚇到孩子的人「送走了」,孩子的魂也就收回來了。

看起來很神奇的立筷子,其實只是利用了一個簡單的物理知識:水是有粘著性的,當筷子打濕後放在水裡,水就會沿著筷子往上「爬」,這樣筷子之間的空隙就被填滿了,筷子就會「粘」在一起。這時候加上碗底部的筷子頭已經形成了不小的平面,筷子就會自然而然地立起來了。


4.衣服叫魂

拿一件孩子當天穿過的衣服,比如孩子穿過的短袖之類的,等孩子要睡的時候,拿著這件短袖在孩子的頭上左三圈,右三圈地轉,一邊轉,一邊喊孩子的小名,然後說:「xxx,和媽媽回家睡覺啦!」多喊幾次,然後把這件衣服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再哄孩子入睡,等孩子醒來病就好了。

其實這也是一種獲得安全感的體現。當父母用溫柔的語言關心孩子時,孩子就會克服內心的不安和恐懼,乖乖入睡。

5.如果知道孩子在什麼地方、什麼原因被嚇到,媽媽就會手拿著紅布,到孩子受驚嚇的地方,焚燒香紙祈禱。然後一路叫著「xxx,跟媽回家啦」。到家後,再把紅布在孩子的頭上晃一晃,嘴裡繼續念叨著「xxx到家啦」。

如果不知道孩子在哪兒被嚇到,就在家裡叫魂。中午的時候打開家裡的門,媽媽一手拿塊紅布,一手扶住門框,連續對著外面喊「xxx回家啦。」

除了這些,一些地方還會用雞蛋、硃砂等叫魂,有的還會讓孩子吃一些的東西,驅散不好的東西。當叫了魂之後,一些家長確實覺得很管用。其實不管是哪一種,說到底都是在給孩子安全感。


二、寶寶為什麼會被「嚇到」

寶寶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大,所以容易受到驚嚇也很正常,大人不注意的話,玩具、陌生的環境、貓狗等動物都可能嚇到孩子。被嚇到的孩子很可能出現大哭大鬧、做噩夢甚至生病的情況。

遇到這樣的事不要慌,如果寶寶確實受到了驚嚇,害怕「妖怪」,你可以假裝抓住那個「妖怪」裝進口袋丟出去,或者給他一個能「驅趕妖怪」的安撫物,或在房間內灑上能「驅除妖怪的香水」 (可以是你常用的花露水,但是對花露水過敏的寶寶不適合),然後告訴寶寶害怕時要大聲呼喊,爸爸媽媽會隨時來到身邊。同時,你也不妨陪著寶寶入睡,等他睡熟之後再離開。

如果孩子因為受到驚嚇出現夜驚的現象,記得不要吵醒他,你只需要為他重新整理一下被子,或者給他翻個身,整理一下被窩,幫助他繼續睡。但如果是做了噩夢,一定要去安慰他,幫助他說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寶寶做噩夢了吧?不怕,媽媽在身邊。」等等。一邊說,一邊輕拍他,安撫他重新入睡。

三、如何防止孩子受驚嚇

既然孩子容易因為被嚇到出現做噩夢、夜驚甚至生病的情況,怎樣才能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呢?

1. 避免過度刺激

不要讓孩子玩得太興奮、或因運動量過大而造成勞累,合理安排生活。在孩子睡覺前,讓孩子保持平和、樂觀的情緒。比如,不要給孩子講驚險恐怖的故事,或讓他看此類的電視節目。如果有條件,可以儘量給孩子聽輕鬆的音樂,或給孩子做按摩、撫觸。

如果孩子白天玩得太累,父母要幫孩子泡溫水澡,或讓孩子用溫水泡腳。這樣就可讓白天玩得太累的孩子放鬆下來,不至於因太疲勞而出現夜驚、噩夢的情況。

2. 作息規律

無論是活動安排,還是飲食,都要保持規律,即使生活出現變化,也不要讓作息規律和日常小習慣在短時間內出現較大的改變。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按時睡覺。不要等孩子非常疲勞後再入睡,也不能睡得太晚。同時,在睡覺時,最好讓孩子裸睡,或換上柔軟透氣的睡衣。

3. 避免睡眠環境刺激

在孩子上床睡覺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流通,入睡前燈光要弱,不刺激寶寶的眼睛;遇到外出,避免讓孩子玩激烈的娛樂活動而過度興奮,提前準備好孩子用慣的小被子小枕頭,或者安撫物。

4. 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

不要過分苛責或要求寶寶,更不要態度嚴厲地批評寶寶,這會讓寶寶焦慮不安。寶寶很容易把白天的不安帶入到晚上的睡眠中,很可能會做噩夢。

5. 適當運動

適當科學地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成熟,讓寶寶不容易夜驚。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和大運動發展情況,合理選擇適合寶寶的運動。

如果寶寶只是偶爾夜驚,爸爸媽媽們不需要過度擔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腦發育慢慢成熟,夜驚會慢慢消失。如果寶寶夜驚、噩夢十分頻繁,那最好儘早諮詢兒科醫生或者心理醫生。

總之,當寶寶因為被驚嚇出現各種症狀時,一定要用科學地方法解決,切忌因為焦慮病急亂投醫,最終因為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時間,讓孩子承受更多的痛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