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網際網路人怎麼保持大腦的高效運轉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佈 2020-02-24T21:38:43+00:00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受限於大腦容量、能量供給等因素,我們大腦所能利用的資源是一定的。縱觀整個人類文明,人們在農業時代的時間最長,每天大多時候都在田間。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受限於大腦容量、能量供給等因素,我們大腦所能利用的資源是一定的。那麼,在資訊時代,網際網路人怎麼保持大腦的高效運轉呢?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人們在農業時代的時間最長,每天大多時候都在田間。直到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工業革命開始,越來越多的人被組織起來,從田間進入到那一個個噴出濃煙的廠房中工作。

除了比拼誰幹活的速度快、誰幹的時間長,開始出現了用腦力工作賺取更多佣金的技術人員。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代表性產物「計算機」開始展現出令人震驚的力量,人們的工作地點從廠房來到了一棟棟水泥大廈的格子間。

隨著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衰落,人類社會正式向資訊時代過渡,不再以體能和機械能為主,而是以腦力驅動的的智能為主。

網際網路,作為資訊時代顯著的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流通的即時性,無論發生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的新聞,只要出現在網絡上,馬上就能被另一個地方的人們獲知。

即時性給人們帶來速度的競爭,今天做出來的產品,發布後的下一秒就會被競爭對手跟進。

以至於,人們不再在意你有沒有這個功能(反正最後大家都會有),而在意你是不是第一個做出來的。

比如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大家很難擁有獨有的優勢,只能爭搶「首發」:

  • 首發第一款全面屏手機;
  • 首發第一款摺疊手機;
  • 首發最新驍龍處理器;
  • ……

在這麼多首發的背後,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有多好呢?大家褒貶不一。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堆砌手機性能的不止優秀的配件,還有一根根研發人員的頭髮。

研發工程師們總在自嘲: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研發工程師們並不是孤單的脫髮者,跟之一起奮戰的,還有那一個個站在他們後面的「產品汪」。也不僅僅這兩個角色,還有運營、設計、售前……

在這個浪潮之下,每一個人都在極力地運轉著頸上這顆圓圓的腦袋。

公司為了在這個浪潮中站住腳跟,宣揚著996、997。在這種高壓之下,人人疲憊不堪,即使時間加長了,好像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步。

最終導致的就是大家的工作時間都變長了,同等增長,也就沒了優勢。

到了這裡,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如何在同等時間下,讓大腦的運轉更加高效?

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通過實驗發現:如果一項工作未完成,人們就會對其念念不忘,即使強迫自己做其他事情,這項未完成的工作總會時不時的出現在你的腦海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當下有意識在做的事情所需要的大腦資源稱為顯性認知資源,而那項未完成的工作,時不時出現所占用的大腦資源稱為隱性認知資源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受限於大腦容量、能量供給等因素,我們大腦所能利用的資源是一定的。所以,當大腦被大量的隱性認知資源所占用時,我們在處理當下任務所能調用的顯性認知資源就會減少。

就像我們手機關閉的程序,並不會完全退出,依舊在後台運行一些線程,久而久之就會卡頓。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出現疲憊不堪的情況,腦袋裡好像有很多事情在做,但是每一件都做不好,無法專注,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所以,要想讓大腦高效運轉,一個要點是:減少隱性認知資源的消耗。

具體的兩個方法如下:

1. 卸載負擔:記錄

心理學家Pennebaker和beall做過一個實驗,把一群壓力過大、正在接受心理諮詢的學生分成三組。

  • 第一組:讓他們每天花15-20分鐘,寫下「最令你感到焦慮、給你壓力最大的事情」,持續四天;
  • 第二組:要求與第一組一致,但是題目改為描述一場聚會或者寫一個小故事等等;
  • 第三組:繼續接受正常的心理諮詢,不作其他要求。

在隨後的跟蹤調查中,第一組普遍反映,他們感到壓力變小了,狀態有所好轉。對三組的體檢也顯示,第一組的身體指標恢復水平,普遍優於其他兩組。

Pennebaker和beall解釋到:把壓力源寫下來,會給大腦一種「這些信息已經記住的」感覺。這時,本來占據了隱性認知資源的壓力信息就被釋放出來了,大腦得以將這部分資源投入到其他地方。

因此,一個改善大腦運轉效率的方法:「記錄」

比如說,在畫原型圖、流程圖或者寫活動方案的時候,臨時需要去做其他事情。此刻花費一點點時間,在停下來的地方做好標記,然後記下正在思考的問題:

  • 下一步,xx角色的操作路徑;
  • 不同用戶點擊規則設計;
  • 現場物資準備清單;
  • ……

這樣記下來,有一個好處是讓大腦收穫確定性,不會在做其他事情的過程中還得想當時做到哪裡了,接下來要做什麼。

另一個好處是,做完臨時的事情,重新回到原來的工作上,能夠更快上手,接上原來的工作線路。

除此之外,我們經常會在 不經意間產生一些想法和靈感。有時這些念頭會一直在我們腦海里縈繞,影響我們當下的工作,有時又會突然消失,讓我們追悔:啊,剛才那個想法是什麼來著?

這種時候,趕緊把它記下來,既釋放了大腦的負擔,也幫助我們留下了這個想法。

2. 減少決定

除了隱性認知資源,另一塊消耗我們大腦資源的就是大量日常瑣碎的決定,比如說:

  • 今天穿什麼衣服?
  • 明天自己做飯、還是外賣、還是下館子?
  • 今天去圖書館?還是去跑步?或者去游泳?(最後:算了,還是待在家玩手機吧)
  • ……

不可否認,這些日常的決定正是組成我們生活的大部分。在我們悠哉悠哉的時候,把時間用在這一塊地方並沒什麼不妥。

不過,在繁忙的時候,這些瑣碎的決定會跟工作或生活上的思考爭奪大腦資源,從而導致效率低效。有意識地將部分日常決定固定化,有助於減輕大腦負擔。比如說:

  • 當工作任務有重複的時候,可以提取相同的內容,製作成規範的流程或模板,減少重複工作量;
  • 生活上按時作息、定期鍛鍊等等。

以上主要從大腦認知資源一定,通過減少其他浪費(隱形認知資源、花費時間的瑣碎決定)出發,來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下面,將從大家習以為常的多任務處理工作上,看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3. 減少任務切換

心理學家丹尼爾·列維汀通過研究表明:你以為在同時執行多項任務的時候,實際上在你的大腦中發生的是:一次只處理一項任務,然後快速的切換不同的任務。

當大腦從一項活動切換到另一種活動時,前額葉皮層和紋狀體會燃燒氧化葡萄糖,氧化葡萄糖是大腦專注於任務的燃料。

我們處於多重任務狀態時,這種快速、持續的轉換會導致大腦快速燃燒燃料,讓我們很快就感到疲憊、迷失方向。

所以,最重要的是在一塊時間內,儘量處理單項任務,而不是陷入「多重任務」的疲憊區中。比如可以有意識根據實際的時間,進行不同時間塊切分。

番茄鐘的專注原理就在於此,通過切分時間塊,在我們在短時間內保持專注。

但是,而番茄鐘的計時過於固定,不夠靈活。在當前這種快節奏的時代下,我們每天基本處於滿負荷處理多項工作的狀態,很難按照番茄鍾固定的時間工作。

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將一個項大任務切割成——耗時短(10-30分鐘左右)、有意義、可執行、可操作的多個小任務。做完任務就停下來,而不是時間到了就停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干擾,也能夠減小阻力,避免拖延。

另外,對於同類型的任務,大腦使用的區域差別不大,在切換的過程中消耗資源較少。

所以,將同類型的工作放在一起處理,可以減輕我們切換任務消耗的能量。比如說:

  • 專門抽出15分鐘處理溝通事項的工作,處理郵件,答覆同事消息、請教問題等等;
  • 抽出半小時,用於處理畫原型圖、流程圖、梳理業務流程這類邏輯類問題;
  • ……

總結

不可否認,現在腦力工作占比越來越大了,更別說人工智慧的發展,迫使我們得努力用好自己的大腦。希望本文提及的三個方法:記錄、減少決定跟減少任務切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

《有序-關於心智效率的認知科學》丹尼爾·列維汀

《大腦黑客》尼爾·帕維特

《認知心理學》E. Bruce Goldstein

作者:彬,微信公眾號:有個思享,專注讀書與產品心得分享,歡迎交流。

本文由 @彬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