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樣的!戰「疫」一線的90後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發佈 2020-02-24T02:23:00+00:00

緊張、悲痛、感動,諸種情緒集中來襲,無數本來陌生的名字和身影註定會讓我們銘記終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內心十分焦急:「我們科室只有兩個人,疫情這麼重,我必須要回去。而且另外一位同事58歲了,他已經連續工作十多天,也能減輕他的壓力。」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任旭 張曉君

本世紀20年代的開篇,庚子年春節,一場新冠肺炎讓人刻骨銘心。

緊張、悲痛、感動,諸種情緒集中來襲,無數本來陌生的名字和身影註定會讓我們銘記終生。



如果沒有疫情,我們或許一生都不會知道這個名字——甘如意。現在,人們更願意叫她:「單車女孩」。

一張「臨時通行證」,從荊州到武漢,300多公里,一段4天3夜的逆行歸程,不分晝夜、風雨兼程,原因只有一個:「儘快返回工作崗位」。

當23歲的甘如意出現在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衛生院范湖分院的大門口時,她的同事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封城、封路,600多里路啊!她是怎麼從家裡來到單位的?

老家在湖北省公安縣荊州斑竹壋鎮楊家碼頭村的甘如意,在疫情發生、武漢「封城」時,她剛剛回到老家休假過春節。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內心十分焦急:「我們科室只有兩個人,疫情這麼重,我必須要回去。而且另外一位同事58歲了,他已經連續工作十多天,也能減輕他的壓力。」

「現在返回武漢?太危險了!」父母為她捏了一把汗,「距武漢300多公里,現在處處交通管制,長途班車也不發了,怎麼去?」

「我騎一段少一段,我是醫生我有自己的責任。」與父母溝通好後,甘如意電話聯繫院長開具了返崗證明,並在村裡辦理了臨時通行證。就這樣,甘如意開始了4天3夜300多公里的「騎車返崗」之路。

經過了騎自行車、步行、再騎共享單車等多種方式,經歷了夜間打開手機里的手電筒、導航騎行,也經歷了羽絨服被雨水淋得濕透……沒有身臨其境,我們很難想像,她是得有多麼大的勇氣和多麼堅定的信念,才能獨自一人逆行而上!

而這樣的90後故事,在這個寒冬,卻不是個例。

1997年出生的朱海秀,一名廣東醫療隊的護士,因為怕父母擔心,一直瞞著家人沒有告訴他們,自己到了武漢一線。面對鏡頭,她說:「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

28歲的王濤下夜班後,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摘下手套,用手機拍下了自己雙手的樣子。


「手上出汗很多,汗水浸久了就會這樣,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這樣。」

除夕,筆者單位發布將派人赴武漢一線執行報導任務通知後,從記者到技術人員,從軍人到文職人員,從黨員到普通群眾,大家紛紛報名。

一位90後同事說:「我媳婦曾問我『以前你挺慫的,為啥這次一定要去?』我覺得,以前只是不想在沒必要的事情上逞能,但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做點有意義的事。」剛剛結婚不久的他,把父母送回老家,就返回工作崗位待命。



我們每一個人都身處這場抗「疫」之戰中,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一次戰鬥,每一次攻堅,都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曾幾何時,90後這個詞伴隨著質疑一路走來。如今,90後年輕一代已經成為這場戰「疫」中的有生力量。

在奔赴一線的身影中,這些90後可能就是平常身邊那個不起眼的人。


90後的鄧新財是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醫務科的工作人員,他負責每天把氧氣瓶運送到各病區並回收空瓶。一個灌裝滿的氧氣鋼瓶大約120斤重,每天他要穿著隔離服在各隔離病區往返。最多的時候,他一天搬了近200個氧氣瓶。「看到患者吸到氧氣後能夠更舒服一些,我覺得我做的都是值得的。」 陳卓 攝


在這次很多關於90後的報導中,總會出現一句話,他們是瞞著父母的。

天下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想讓孩子遠離危險是天性。

他們都能理解父母,但是他們又都能在理解中做出自己的抉擇。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做吧!

95後護士李慧,在醫院徵集志願者時,給護理部發了這麼一句話:「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請大家也不要告訴我父母。」


在武漢、在全國,一批批90後的身影格外耀眼,本以為稚嫩的翅膀抵擋不住疫情的進攻,但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化身最美白衣天使,馳援武漢,往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位1997年出生的四川小伙,和朋友出錢籌集25萬隻口罩,在物流綠色通道下加急送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機構。小伙子說:「汶川地震時我還小,這是我長大後第一次碰到疫情,只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

一批批年輕的醫護工作者,剪斷長發、戴上護目鏡,他們的臉上和心中留下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深深印記。

在日常生活中,外出防護好自己,不給別人添亂,居家隔離時,規勸自己的家人科學防疫,及時給家裡的老人們科普知識。更多90後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我們看到了這群90後的精神,也看到90後的擔當。




每一場戰鬥都會有犧牲。生命無價,所有失去的生命和健康都值得惋惜。

抗擊疫情中,看到平凡的90後的非凡表現,給了我們極大的慰藉和力量。少年強則國強。


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28歲的護士冉孝容從大年初一起,就戰鬥在抗疫最前線。胡悅建 攝


很多人通過各種方式寄語年輕人,祝願他們走過風雨,更好地成長。


首先,健壯的身體是根本。

有一副好身板兒,有一個樂觀的精神狀態,就擁有戰勝疾病和困難的基礎和資本。

我們每個人都應更自覺地加強體能鍛鍊,增強全民體質。當然,在養成鍛鍊身體習慣的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在全社會促進衛生事業的持續發展,務必從在人群密集場所戴口罩,從勤洗手、正確洗手,從不隨地吐痰、打噴嚏要正確遮掩口鼻等具體細節抓起。

第二,我們需要反思。在疫情面前,很多人曾一時間茫然無措,當看到從院士到醫護人員,從人民子弟兵到黨政系統工作人員的無畏逆行,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地奔赴抗「疫」一線,成為我們最靠譜兒的保護神時,很多年輕人開始反思。而此前,他們的人生目標立在掙大錢,或者當個明星。

這一次,科學家、子弟兵們更直觀、更硬核地顯示了他們的重要價值和擔當。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人們當然更樂於見到青少年們在樹立人生價值觀時,能更直接地把自己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希望有更多優秀的人才站在我們最需要的星座之中,照亮我們更廣袤的天空。

如果總是歲月靜好,總能按部就班地工作,每月有相對穩定的收入,還一部分貸款,再花掉剩下的工資,自然是很滋潤的人生。可是這次疫情很無情地提示我們,萬一環境發生了突變呢?

典型的中國人是有一個「老傳統」的——愛攢錢。提倡勤儉持家,既要「能掙錢」,還要「善節儉」。

沒有一份保障,把自己暴露在風險的最前端,確實是不理智的。當然,也有一種聲音說,即使頂著壓力,也要有一所屬於自己的住房,不再漂著;還有人說,還是要立志上大城市工作、生活,儘管壓力大,但畢竟工作機會更多、生活保障條件更好等等。這些意見可供參考,無疑都是善意的。

中國,這個擁有幾千年不間斷文明的國度,在發展的歷程中,曾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但從不曾被打倒、擊毀,反而總是愈挫愈強!到了今天,都匯聚成我們民族復興的堅強足跡。今天,90後一代年輕人的堅強表現,不僅有力地回答了新世紀的中國誰來保衛的問題,更是對所有關心中國者的極大慰藉。

竹子在成長時,深夜裡能聽到他拔節的聲音。如果他有痛覺,或許是會痛的吧。但他,的確在成長。

若把苦難看作是一筆昂貴的學費,即使再難承受,我們也會硬扛下來,只願它至少能換來年輕一代的茁壯成長。

感謝你們,中國的90後!


(網絡部軍報記者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