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推薦《小丑》

悠米影視坊 發佈 2020-02-25T20:45:47+00:00

「自上映以來,在口碑、票房、影響力、話題性等多個方面,[小丑]都是現象級的。它是第一部拿下三大節最高獎的漫改電影,是近十年首部殺進 IMDb TOP250 前十的電影,是全球最賣座的R級片,也是最賺錢的漫畫電影,在北美上映時,多家影院甚至安排了保安護場,盛況空前。 《小丑》的故事



終於,盼來了今年的「年度電影」[小丑]。它以某種偷渡的方式,匿進網路世界化身一串連結,在雲端擴散,網友皆呼,「天不生[小丑],萬古如長夜」。「自上映以來,在口碑、票房、影響力、話題性等多個方面,[小丑]都是現象級的。

它是第一部拿下三大節最高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漫改電影,是近十年首部殺進 IMDb TOP250 前十的電影(目前跌至第16位),是全球最賣座的R級片(票房9.78億美元,超越[死侍2]),也是最賺錢的漫畫電影(票房達到製作成本的15.3倍),在北美上映時,多家影院甚至安排了保安護場,盛況空前。

《小丑》的故事發生在1981年的哥譚市 — 一個以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曼哈頓為原型設計的城市,它的天空被色情劇場的招牌遮擋,塗鴉隨處可見,街道上滿是垃圾,老鼠四竄。表面的髒亂下,城市內部更是險情暗涌。罷工事件時有發生,政府削減社會服務,貧富差距分化嚴重,緊張局勢正在加劇。

亞瑟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他夢想成為一名喜劇脫口秀演員,但卻只能成為脫口秀中的的笑料,在被推向生存邊緣的時候,母親、同事、鄰居,甚至整個社會,沒人在意他的呼救。直到亞瑟,成為了小丑。哥譚市為小丑的誕生提供了「養料」。換句話說,哥譚是一個火藥桶,而小丑就是點燃導火索那那一簇火苗,他在無意中就引爆了整個哥譚市。

因此,與其說《小丑》這部電影是在介紹小丑這角色的前身,不如說它是一則關於道德淪喪的寓言,一個關於社會分化的警示故事,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一個難以自控的精神病人,是如何漸漸走向墮落與黑暗的就像有條評論說的那樣:1989年,製造一個小丑,把他扔進化學池;2019年,製造一個小丑,只要把他丟進社會。




相比於劇情,[小丑]最大的看點,還是傑昆·菲尼克斯的表演。為了小丑這個角色,他減掉了52磅體重,瘦到能清晰看見後背的骨架,扭曲成了怪異的形狀,好像隨時會從皮里刺出。當他咧嘴大笑,音浪從肺部噴薄而出,眼神發出受辱和無助的信號。

在弗蘭克·米勒的漫畫《黑暗騎士歸來》中,全天候的新聞報導是故事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喜劇之王]中,社會中的名人崇拜現象是其中一個主題。

[小丑]將這二者融合,把亞瑟一步步成為小丑的行為,放大為環境異化個體的故事。但怪物的出現不是天生的,在這個過程中,混亂無序的哥譚市難辭其咎,加上對娛樂和媒介的過度依賴,使之進一步惡化。

《小丑》這部電影,其實就是為了回答亞瑟在莫瑞的脫口秀節目上提出的那個問題:「當你惹毛一個社會遺孤,然後把他當作垃圾,當作神經病,會怎麼樣呢?」答案就是,「你會自食其果」。



亞瑟在電影中從未被塑造成一個正面角色,他也不是鼓舞人心的英雄,他只是一個性格演變的研究範本,研究當人們在哥譚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做出錯誤的選擇,屈服於內心的黑暗想法時,究竟會發生什麼。

亞瑟和小丑都不是主角,哥譚市才是主角,他們只是眾多演變結果中的一種。所以,在2008年希斯·萊傑的小丑之後,屬於下一個十年的小丑到底還是出現了。 如果小丑的出現不可避免,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小丑永遠只是字面意義上的「小丑」呢?

給他舞台,給他觀眾,在他跳第一支舞時,靜靜欣賞。就這麼簡單。

很多年以前,落日的餘暉還留有撓人的溫度,我們會迎著黃昏的回光翩翩起舞,小心存藏著對這世界最後的、最後的溫柔,用盡力氣纏綿,戀戀不捨這一傾墜之際的杯底暖洋。

「我本不是哥譚的撒旦……」

「我本不是哥譚的基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