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護日記丨叫我黃藥師!疫情結束要看看戰友的廬山真面目

國際金融報 發佈 2020-02-26T06:32:52+00:00

「醫生開醫囑,護士錄入,藥師審核,如果沒問題就按照醫囑發放,然後再由護士發送給病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流程。之所以增加藥師審核這一關,是因為現在處於非常時期,一線醫生是從全國各地臨時調過來的,而且大部分醫生是呼吸科、感染科的,但是他們面對的病人卻病情複雜,並不只是上下呼吸道感染,有

「我姓黃,要不您喊我黃藥師好了。」這是黃國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做的自我介紹,聲音中透露出樂觀與風趣。

黃國鑫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員,職業是一名藥師,作為上海馳援武漢醫療團隊中的一員,他目前主要負責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藥品審核及發放工作。

「這裡比不上醫院裡規整的藥房,你換一個不懂藥的人來,分分鐘找『哭』你。這麼多藥,你怎麼找,萬一是個急用藥,哪裡耽擱得起。但我們藥師了解藥的情況,把藥物按病理作用分類,什麼位置有什麼藥,醫生要的這種藥在哪個區,心裡清楚得很,再稍微找一下就有了,快速配藥沒問題。」

盡力滿足病人個性化用藥需求

在採訪過程中中,記者了解到,和醫生、護士不同,作為藥師的黃國鑫暫時沒有與新冠肺炎病人直接接觸的機會。儘管不在最前線,但藥師也是個很重要的工作。

「醫生開醫囑,護士錄入,藥師審核,如果沒問題就按照醫囑發放,然後再由護士發送給病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流程。之所以增加藥師審核這一關,是因為現在處於非常時期,一線醫生是從全國各地臨時調過來的,而且大部分醫生是呼吸科、感染科的,但是他們面對的病人卻病情複雜,並不只是上下呼吸道感染,有時候身體其他部位也不舒服。畢竟術業有專攻,在醫生可能拿捏不準的時候,我們藥師的優勢就凸顯了,在用藥方面,藥師了解的情況相對全面,我們輔助審核一下可以做到更嚴謹。」

「我現在完全不知道目前是幾月幾號星期幾,只知道自己工作應有十幾天了。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審核,發藥這個環節也很重要。精準定位藥品擺放區以及了解藥品功效,在當下臨時組建的醫院工作環節里很重要。」談起自己的職業,黃國鑫很是自豪。

「不同病人的個性化用藥需求在方艙醫院必須快速解決。我昨天(2月18日)上夜班,遇到一個病人,說自己是個精神病患者,藥要吃完了。我心裡就很著急,這個疾病用藥我們暫時沒儲備到。我趕緊記錄好,找領導,要快速調配過來。」大到特殊疾病用藥,小到口腔潰瘍貼,「大家有什麼用藥需求沒滿足,我們得想辦法協調」。

「一專多能」

回憶起自己初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經歷,黃國鑫表示:「很震撼!」「第一天來的時候,醫院還沒有開始收治病人,但我發現當時這裡居然什麼分類設施都沒有。物資、耗材都堆放在一起,看到這景象,我整個人都嚇懵了。東西擺放簡直隨心所欲,一樓、二樓都有。然後,我和同事就開始著手整理,全靠人力搬運,還好我年輕力壯。」

「從上海出發前,想到可能出現『一專多能』的局面,但也沒想到要十項全能。」在入駐方艙醫院前期,黃國鑫和同事一起組裝過放藥的冰箱,還徒手畫了藥品分布圖,「因為都是臨時搭建,現有的一台電腦用來供隊員學習新系統,就沒有電腦繪圖,只能純手工」。

「未識廬山真面目」

「我現在都習慣穿尿不濕了,我小時候都沒穿過的東西,我和我老婆開玩笑說自己是越活越年輕了。」回顧本次抗疫工作的瞬間,黃國鑫感慨道,「我既是藥師,也是救援團隊中的一員。這意味著,我們不僅需要堅守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有時其他地方缺人手,也得去搭把手。工作強度還是很大的,早上8點到晚上8點,一班下來得12小時,12小時不吃不喝不尿。我們有個同事46歲了,我真是替他捏把汗,我感覺自己36歲都很吃力,還好他身體硬朗。」

讓記者意外的是,這位言辭幽默的藥師實際上還藏了不少「深情」。他說道,這次經歷讓他收穫不少,不僅有機會和許多自己仰慕已久的業界前輩交流學習,在艱苦的、日復一日的抗疫生活中,自己還收穫了滿滿的兄弟情、戰友情。

硬漢也有柔情心細時,「讓我最感動的就是,同事接班越來越早了。早上一醒,都不用提醒自己要早點去接班,滿腦子都是夜班同事辛苦工作的畫面,身體就很想往那邊跑。大家接班時間都越來越早,8點交接班,7點半肯定就來了,一個比一個自覺,就怕累倒誰。」

黃國鑫告訴記者,他目前一共和十幾名藥師一起奮鬥過,但至今沒看清過彼此的樣貌,每次見面都穿著厚實的防護服。「不過我有建一個群,到疫情結束,我們要舉行一個櫻花之旅。到時就可看看彼此的廬山真面目」。

記者 黃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