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力支撐、兩城市重要性不同,分析白起為何極力反對邯鄲之戰?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2-26T07:34:25+00:00

范雎離間秦昭襄王與白起的關係,秦國實力不允許戰國風雲,七雄並立,戰爭四起,其中傷亡最慘烈的戰爭當屬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了,長平之戰當中秦國軍隊取得了勝利,趙國四十多萬降卒被武安君白起坑殺,讓趙國幾乎一夜縞素,失去了絕大部分軍事力量。

導語:長平之戰獲勝,白起卻極力反對邯鄲之戰,原因何在?從國力支撐和兩城市重要性不同,分析白起為何極力反對邯鄲之戰?范雎離間秦昭襄王與白起的關係,秦國實力不允許

戰國風雲,七雄並立,戰爭四起,其中傷亡最慘烈的戰爭當屬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了,長平之戰當中秦國軍隊取得了勝利,趙國四十多萬降卒被武安君白起坑殺,讓趙國幾乎一夜縞素,失去了絕大部分軍事力量。在這個時候,秦昭襄王企圖乘勝追擊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卻遭到了武安君白起的反對,但秦昭襄王並沒有採納白起的建議,執意派兵攻打趙國的都城;但這攻打邯鄲一戰卻沒有秦國君臣想像的那麼順利,秦國更是在這場戰爭當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在長平之戰當中獲得的利益也損失殆盡。

長平之戰後,白起極力反對攻打趙國邯鄲

邯鄲之戰做為長平之戰的後續,可以說是一場將秦國拉近發展低谷的戰鬥,那麼為什麼武安君白起沒乘勝追打趙國,而極力反對打這場戰爭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武安君白起,反對攻打邯鄲的理由到底是什麼?而秦軍又為何在這場戰爭中,蒙受了巨大的失敗?

長平之戰,耗費秦國巨大的實力

第一個原因,長平之戰已經消耗了秦國巨大的實力,我們都知道趙國因為長平之戰的失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讓趙國強盛的軍事發展也跌入了低谷,但秦國在這場戰爭當中照樣不好受,戰爭當中,趙國與秦國對峙三年之久,趙國是在家門口進行防禦的,相對於秦軍的長途跋涉來講對於資源的消耗還是比較小的。

  • 長平之戰幾乎消耗掉商鞅變法以來發展成果

而秦國卻在三年的對峙當中,消耗了多於趙國數倍的財力物力,更是引起了國內糧草資源的極度消耗,甚至差一點打沒了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的發展成果;所以,無奈之下,秦國只能夠派人打通前往巴蜀地區的道路,從巴蜀地區向下運送糧草以支援長平戰場。

但巴蜀地區與中原地區的隔絕已久,交通條件並不良好,秦國在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是非常之多的,耗費的財力物力更是數不勝數,即使這樣,秦國也沒有修建出方便通行的道路;而是採用了李白《蜀道難》中的那一句「天梯石棧相鉤連」,用梯子與棧道結合的方式艱難地運送糧草資源。

所以,經過了長平之戰之後,秦國的國庫已經十分的空虛了,三年的對峙已經消耗了國內幾乎全部的糧草輜重,而通過巴蜀地區運送糧草進行補給的方式,也只能夠解決一時之需,並不是長久之計。如果此時再發動一場規模不亞於長平之戰的大戰的話,那麼秦國國內的支撐將是一個重大問題。

  • 巴蜀地區交通不便,秦國從那運糧代價巨大

再者說,就算是巴蜀地區擁有足夠的資源能夠運送,因為交通方面的影響,運送的過程也將耗費巨大的財力和物力,可謂是得不償失的;用武安君白起的話來講,秦國軍隊的人員也傷亡過半,軍隊實力不適合再一次發動重大戰爭,在這個時候應該是休養生息的時機。

因為在長平之戰當中,秦國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也獲得了相應的利益,並且也打贏了一直以來的對手趙國。所以在這個時候,它最需要的是鞏固戰爭的基礎,安穩的發展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等到國家發展恢復如初的時候,再進行戰爭的討伐,這樣一來才能夠將利益擴大化;因此,國家實力支撐不了大的戰爭,是白起反對進行邯鄲之戰的第一個重要因素。

邯鄲與長平兩地重要性不同

第二個原因,則是長平與邯鄲這兩個地方的性質不同;長平之戰雖然慘烈,但發生的地區卻並不是趙國的核心地區,雖然趙國拚死在長平設防,拚死在這個地方抵抗秦國的軍隊,但長平相對於邯鄲來講還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區。

  • 邯鄲是國都,趙國必然拚死守衛

邯鄲是趙國的都城,是趙國發展的樞紐,都城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想必就不用多說了;因此,攻打長平和攻打邯鄲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們都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一個國家的都城被攻破了,那麼這個國家也就距離滅亡不遙遠了。

所以說長平之戰當中趙國可能還有著其他的小心思,畢竟哪怕長平之戰失敗,趙國也不會有著危急宗廟社稷的根本風險;可是如果邯鄲一旦陷落,那麼就代表著趙國這個國家即將從地圖上抹掉,因此,趙國人必然會拚死抵抗。

  • 秦軍攻打邯鄲需要跋山涉水,比長平更不占地利優勢

同時,邯鄲又在趙國的腹地,秦國如果攻打邯鄲的話,那屬於跋山涉水跨越山河去進攻別人都城,天時地利都不站在秦國這一邊,所以,攻打邯鄲這場戰爭對於秦國是不利的,秦國雖然有著比趙國更加發達的綜合實力,也有著比趙國軍隊更強的軍事作戰實力,但秦軍作戰的環境卻極其惡劣,影響軍隊發揮的阻礙太多。

總之,如果邯鄲這戰一旦爆發,那麼秦國其實是處於劣勢地位的,很容易被趙國反咬一口;那樣的話,不僅是邯鄲之戰要蒙受巨大的損失,甚至長平之戰中多年來的努力也會付諸東流;因此,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是白起反對進行邯鄲之戰的原因。

邯鄲之戰,秦國師出無名

第三個因素,則是外界可能給予的資源;長平之戰的戰果,雖然對於趙國來說非常的慘烈,但長平之戰中秦國確實有著出師的理由的,而且它的理由非常正當,趙國是無理的一方。那時秦國本身的目標其實是韓國,韓國為了保住國家的宗廟社稷,也為了停止秦軍東進的腳步,便想要與秦國議和,企圖獻給秦國上黨十七座城池,以此作為秦國退兵的條件。

秦國本身已經應允了這一件事,但韓國卻有意將禍水東引,便私自將這十七座城池轉而奉獻給了趙國,趙國對於突如其來的獻地自然是喜不自勝的,便欣然接受了原本屬於秦國的城池;這讓秦國大怒,立刻發兵征討趙國,才發生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長平之戰。

  • 長平之戰,秦國有出師的理由,趙國不占理

誘髮長平之戰的其實是趙國自己;對於這樣的一場戰爭,趙國獲得其他國家支持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它本身沒有對抗秦國的理由,反而是它侵占了秦國的利益才招致的禍患,其他國家如果在這樣的時機出兵的話,那麼只會讓自己立於不仁不義的地步。

所以,那場戰爭幾乎是趙國和秦國兩個國家單方面的爭鬥;可是邯鄲之戰卻不相同,不僅是秦國師出無名,更是因為邯鄲之戰讓趙國面臨著滅國的風險;我們上面已經說到,邯鄲是趙國的都城,這個城池一旦被攻破,趙國也就滅亡了,其他的國家自然不會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

  • 秦國攻打邯鄲,六國不會袖手旁觀

因為趙國在戰國中後期,實際上是山東六國的抗秦主力,失去了趙國的力量,其他國家對抗秦軍的時候就會更加的吃力;此外,如果趙國一旦被秦國吞併,那麼秦國的實力也會突飛猛進的增長,如此一來,其他的五個國家也就要面臨滅國的風險了;所以在邯鄲之戰當中,趙國獲得其他國家的支援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

而且邯鄲城的周邊交通比較的方便,周邊的諸侯國如果想要發兵進行救援,不出一日的時間便可以趕到戰場;如此就會給秦軍作戰帶來巨大的危險,也會讓這場戰爭變得撲朔迷離。而事實也是如此,邯鄲之戰爆發之後,楚國派春申君與魏國的信陵君一起發兵十萬支援邯鄲。

秦國因為深入趙國的腹地作戰,向內有趙國軍隊的拚死抵抗,外部有著楚國魏國的攻打,秦國可謂是腹背受敵,因此在那場戰爭當中損失慘重。所以說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在武安君白起看來是不應該發動的,因為一旦邯鄲這戰爆發,很可能就會導致聯合抗秦,從而導致邯鄲之戰的失敗。

趙國讎恨白起,必然奮起抵抗

此外,趙國對於白起的仇恨,讓趙國眾志成城,奮起抵抗;邯鄲之戰爆發之後,武安君白起稱病辭官拒絕領兵作戰,後來秦國在戰場上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秦昭襄王遷怒於白起,勒令白起即刻動身擔任秦軍的統帥不得有誤,白起無奈之下,只能動身。

但行至中途的時候卻收到了秦王賜予的寶劍,命令白起自刎謝罪,白起無奈自盡,一代將星就此隕落;很多人說白起自盡的原因,以及他拒絕統兵作戰的原因,源於趙國人對於他的仇恨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白起不僅是帶領著秦國的軍隊打贏了長平之戰,更是將投降的四十多萬趙國軍隊全部坑殺,可謂是真正的流血漂櫓;因此,趙國人對於白起的痛恨已經深入骨髓,而如果邯鄲之戰再度派遣白起統兵的話,那一定會激起趙國人更深的鬥志,更加會讓趙國軍隊拚死抵抗。

所以,那場戰爭中白起實際上是最不適合領兵作戰的人,但秦國的軍隊已經節節失利,白起深知逃不過作為軍隊將領的命運,所以只能選擇自盡;這也是後來人欽佩他的一個重要原因,武安君白起雖然結局並不是很好,但他的一生卻是真正的在為秦國服務,為秦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樣的一個人是值得後來人銘記的。

討論

筆者認為,白起極力抵抗秦國攻打邯鄲,這不能排除是秦昭襄王背後決策的一個陰謀,昭襄王執政的時候武有白起、文有范雎,白起替秦國南征北戰開疆拓土,用硬碰硬的方式擴大了秦國的領土疆域,提升了綜合國力;而范雎則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政策,讓秦國從邦交政治方面壓迫山東六國以增強自身的影響力。

這兩個人都是朝堂之上的重臣,也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前途,但這兩個人彼此也都是一種壓制,尤其是對於范雎來講,這個人的心胸比較狹隘,不是一個具有容人之量的人,長平之戰當中,白起立下了重大的功勞,他擔心白起的第一位會超越自己,對自己的前途造成影響,便利用日常與秦昭襄王的接觸來詆毀白起。

  • 范雎為了壓制白起,離間白起與秦昭襄王的關係

同時范雎也竭盡全力的壓制白起的地位,於是才有了向秦昭襄王建議發動邯鄲之戰的事情發生;范雎想要通過邯鄲之戰來打壓白起的地位;作為一名縱橫家的范雎,對於整個天下局勢的掌控是非常獨到的,也是非常恰當的。

范雎自然知道跋山涉水進攻其他國家的都城,有著怎樣的危險,同時也深知經歷了長平之戰的秦國打不起邯鄲之戰,范雎知道,在他提出邯鄲之戰之後白起必定會反對,如此一來,他必會與秦昭襄王出現隔閡,地位也必定會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在戰爭爆發之後,白起拒不同意領兵作戰的時候,也註定了白起的地位絕對不會再超過他。

而後來白起被逼無奈之下不得不選擇啟程的時候,也是范雎向秦昭襄王進言說白起心懷不軌致使秦昭襄王命令白起自盡的;所以邯鄲之戰本身就是一個不應該發生的戰爭,白起的反對本身就是合情合理的,只不過昭襄王已經年老,也不如曾經那樣雄才大略,才會忽視了這件事背後的陰謀,導致一代名將含恨而終,也差點將秦國帶上了彎路。這也是在白起一生經歷當中最為可悲的一件事。

綜述

筆者認為,在武安君白起的身後,有很多史官們提筆寫下了關於他的故事,他的傳奇一直都是史書上不可磨滅的篇章,後來人們敬仰他,也欽佩他,同時也可憐他,雖然他長平殺降的做法,非常的不符合人道,但作為一名將領卻是真正的履行了他的職責。

就是因為白起的存在,秦國才能夠開疆拓土,才能夠迅速地發展成為七國之中最為強盛的國家,也才能夠保住強國的地位;因此,無論他最終的結局是什麼,這個人對於秦國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對於後來中原地區統一也是打下過堅實的基礎的,是我們後來人所不能夠忘記的。

至於邯鄲之戰的結局,沒能夠逃脫武安君白起的預料,那場戰爭當中,秦國失敗而歸,雖然秦昭襄王最終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白起卻不能去而復返了,據說後來的秦始皇曾經為此事而感到惋惜過,甚至在他認為,如果秦昭襄王不錯殺白起的話,那麼秦國統一的時機還會提前,能夠得到秦始皇的如此評價,也足以見識到白起的才能了。

邯鄲之戰當中,秦國雖人蒙受了失敗,卻並沒能影響它的發展根基,趙國雖然慘勝,卻完全打亂了它發展的腳步,經過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這兩場曠世大戰,秦國最難對付的對手轟然倒塌了,當秦國重整旗鼓再出天下的時候,突然發現已經沒有對手了。

身為抗秦主力的趙國,已經不足以成為它的威脅,東部的齊國又一直與它交好,北部的燕國和中部的韓國積貧積弱並不敢輕舉妄動,而它相鄰的魏國和楚國,也因為趙國的失敗而變得低調了許多;自此之後,秦國開始了一統天下的腳步,最終在公元前221年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


參考文獻:《史記》、《呂氏春秋》、《左傳》、《戰國策》、《資治通鑑》、《漢書》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