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人本思想與民本思想如何形成?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2-27T10:58:14+00:00

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春秋戰國,不僅是諸侯爭霸,群雄並立,戰爭四起的年代,更是文化思想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年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諸子百家,其思想和觀念影響著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特別是天人合一、民本思想、人本思想等等,至今仍然發揮著人性的光輝。

導語:春秋戰國時期,人本思想與民本思想如何形成?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

春秋戰國,不僅是諸侯爭霸,群雄並立,戰爭四起的年代,更是文化思想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年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諸子百家,其思想和觀念影響著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特別是天人合一、民本思想、人本思想等等,至今仍然發揮著人性的光輝。

本篇文章著重分析一下,春秋戰國時期,以人本思想、民本思想為主的人學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在統治階層發揮著哪些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對殷商以來天命神權思想的懷疑和否定,是人學思想的起點,這個時期之所以對天命神權思想提出懷疑和否定,表面看是西周末期殘暴統治,讓人們對天命神權的懷疑和詬病;其實本質是人們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對自然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使人們對天人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春秋戰國人學思想與天人合一,天人相分思想密切相關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思想的形成

春秋戰國時期,突破西周「以德配天」的神權理論,人的認識論逐漸傾向無神論和理性認識,神的地位下降,人的問題變得突出,並成為天人關係最重要的一環,成為人們思考問題的核心焦點,而這一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並逐漸發展成人文精神的思想高峰。在諸子百家中,在天人關係上,儒家和道家思想對此影響最大。

  •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以繼承周朝文化為己任,提出和宣揚周禮,孔子在天人觀念上,畏天命,盡人事的天命觀,基本改變了人對天毫無影響,毫無主宰能力的狀態。面對天命,孔子強調的是盡人事,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孔子的天命觀為人的自主能動性,自主創造性提供了基礎,也為人們行「人道」指出了正確方向。

孟子在孔子提出的「畏天命、盡人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在天人關係上提出「天人相通」,把「盡心、知性、知天」三種結合起來,在孔子「天人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起「天人論合一」、「心性論」的觀念,孟子認為,人所具有的仁義禮智等德行是一種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這就是所謂的天性與心性的合二為一的觀點,這個觀點在宋代儒學復興過程中成為儒家人學的主流觀點。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和儒家是我國哲學史、思想史上的兩座高峰,他們突破了以往傳統的宗教神權色彩,以理性思考,構建了天、地、人三才同構以及「天人合一」人學思想體系。

道家的老子以「道論」為基石,對自然性的「天」,生成、演化及其規律進行了全新的解釋,剝離了「天」的人格因素,構建了具有相當深度的宇宙哲學;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產生根本,又是世界萬事萬物存在的普遍根據,否定了「意志論」的天對天地萬物主宰的觀點;老子的觀點又否定了「天」的神權威,指出「天、地、人」三者皆為自然之法,把人學從宗教神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具有無神論色彩的思想。

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莊子,在老子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天人不相勝」的觀點,肯定了人世天地間的一物而已,天是「自然」的天,一切人為地改變自然的行為都是「滅天」,莊子提出人要尊重自然,不以主觀妄為來破壞自然,干涉自然的發展規律,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

總之,儒道兩家思想在天人關係上的表述是殊途同歸,在儒家思想中,「天」是「義理」的天,具有道德屬性;在道家思想中,「天」是與地相對的物質的「天」,自然的天;義理的天通過人的心性能夠與天然的天達到「天人合一」,孟子將「天道」和「人道」通過「誠」達到合二為一。

在道家思想中,自然的天通過「道」和「人」聯繫起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萬物的起源,天和人都是「道」的產物;而道家的道,是一種無形無象無體,不可名狀的存在,因而,道家主張實行天人合一的途徑是「無為」,這就是無為而治產生的緣由。

  • 天人相分思想

除了天人合一思想外,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存在「天人相分」思想,儒學學派的荀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自己的發展規律,明確提出「天人相分」的觀點;在荀子的思想中,天不存在什麼「天命」,其實都是自然界陰陽變化的結果,並且這種結果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的改變而改變。

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就說明天具有物質性、客觀性、規律性;「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這又說明人是具有主體能動性的,荀子對儒家正統的天人觀進行了積極的開拓,否定「尊德性」、「畏天命」的傳統意識,強調人的主體活力,人要「制天命而」。

法家的韓非也主張「天人相分」的觀點,他發揮和改造老子的「道」、孔子的「德」,繼承荀子「天人相分」的唯物主義自然觀,提出「道」是萬事萬物發展規律,這些規律通過「理」體現出來,人們在「道」、「理」面前只有按照事物發展規律辦事,才能取得成功。

人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學思想,包含著對人生、人學、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多個方面紛繁多彩的探討和深究;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們,對社會存在、個體存在的認識,探究人對生存的追求和慾望,表現為對人的尊敬,逐漸發展成一股人文思潮;這種人文思想既有官本位民本思想的演化,又體現了對生命個體、權力的尊重和保護;其中有兩個最精華的思想,那就是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

人本思想,人文精神的閃光

人的主體自覺性,諸子百家思想中都表現對個體人的重視,道家的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老子看來,生命與名聲、財物相比,生命是最可貴的;孔子思想也同樣表現出對人的重視,例如馬棚失火,孔子問傷人沒有,而不問馬;墨家則表現對人力的重視,通過人的強力來反對天命,這就是人類的主體自覺。

戰國稷下道家認為,精氣勢萬物的本原和生命的基本要素,這一理論打破了人、思想、智慧看作是神的啟示的舊觀念,明確了人在宇宙和社會中的主體地位,為「以人為本」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哲學基礎,總之,諸子百家通過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地論證了人的主體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人本主義色彩的理論。

樸素的平等思想,儒家早期的思想性善論,就包含著人性平等的要素,孟子認為,人人都有的「天爵」,比少數人才有的貴族階級「人爵」尊貴得多,要尊重個體;墨家的兼愛觀,後來拓展到天下之人都可相親相愛,反對等級歧視;法家則站在國家利益立場上,主張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不能有差別之心和個別待遇,廢止「刑不上大夫」、以功抵罪的陳規,執法要刑無等級。

關注人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中對人的發展十分關注,儒家提出了修養論,從自己周圍的事做起,由近及遠,推己及人,通過修養後,最終可到達「堯舜」之類的聖人;道家的老子,則依據「見素抱樸」的自然人性論,建立起以道德規範、道德原則來關注人的發展。

墨家則提倡強力從事,通過勤勤懇懇的勞動,人才能生存發展下去;法家對於人的發展問題上,並不是簡單的道德教化,而是從經濟基礎出發,從物質生產條件中探索道德根源,從生活水平上提高人的道德境界。

總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中都蘊涵的人本思想,關注人的主體意識,關注人的自身生存和發展,同時要側重強調平等的重要性。

民本思想,治國理政的基礎思想

民本,顧名思義就是以人民為治國之本,人民是國家統治的基礎,中國古代社會其實是「皇帝本位」、「官本位」,但春秋戰國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人民的作用日益凸顯,這種具有「官本位」色彩的民本思想得到充分發展。其主要原因如下:

農業勞動者的重要性逐步體現,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土地稅賦改革,私有化進程加速,逐漸形成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經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成為社會經濟基礎,「家」作為社會的基本元素對社會穩定十分重要,而農業勞動者是家庭的支柱,其作用逐漸凸顯。

以家庭為單位的基層組織重新建立新的社會秩序,人際關係也隨之發展變化,此時,諸子百家思想也從人們互助合作特殊要求出發,紛紛提出了含有民本思想的觀點;分別是重民思想、愛民思想。

道家老子辯證地講了得民之道與得天下的關係,強調以民為本;儒家孔子則強調君主應該愛民、重民,而孟子則進一步指出,失其民心者失天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觀點;法家則提出「以人為本」成就霸業的觀點;這些思想家們都強調了老百姓地位的重要性,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君主才能治國安邦。

在愛民思想上,孔子提出「仁政」觀念,指出當政者必須以仁愛之心待民,要求統治者廢除「苛政」,減輕勞動人民的負擔;孟子認為,君主要想使百姓愛自己,歸順自己,必先愛民;墨家提出的「兼愛」是不分親疏、不分遠近、一視同仁的兼愛;法家則認為君主要取求於天下,始於愛民。

春秋戰國,多元化人學思想的形成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變革時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文明的轉變,首先是以血緣宗族為共同體的社會結構向地緣型社會結構轉變;也就是說,舊有的西周以血緣為紐帶建立起來的社會結構、秩序被打破,而新的社會結構、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和健全,從而使社會出現普遍暫時無序現象。

而此時多元化的人文思想正是在社會規範「真空」的局面下產生的,隨著社會結構分化,多種利益主體的出現,這時的思想家們從各自立場出發,就如何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積極重建社會規範,而產生激烈的討論。

  • 社會規範處於「真空」狀態,是多元化人學思想形成的基礎

西周以來,禮制觀念和宗法制度,成為周王室維繫生存的紐帶,但隨著井田制的瓦解,血緣宗族共同體也逐步解體,人與人的關係由過去血緣宗法性活動向商業性、利益交換性活動轉變,社會活動類型變法多元化和複雜化;過去兼并土地的糾紛逐漸演變為諸侯間的爭霸活動,新的土地生產方式,產生了大量的新貴族和平民,他們在「私田」中獲取大量資源,這些都超出了血緣宗法體制的社會控制體系管控能力。

在春秋戰國時期,舊的生產關係被打破,舊的規範正在被打破,或者失去制約人們的社會行為功能;而新的社會規範尚未建立,或者還不完善,尚不具備制約人們社會能為的能力;在社會規範「真空狀態」下,產生了具有獨立意識、獨立利益的組織,在意識上打破了「周禮」一統天下的局面,失去了約束力和控制人們思想的能力,人與人關係出現了多元化,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多元化人文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社會階層分化,出現多利益主體是多元化人學思想形成的根本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相對剩餘勞動力,而私田的進一步開墾,導致宗族共同體解體;而舊的社會結構解體,促進社會階層分化,進而出現多元的利益主體;這些利益主體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訴求,反映在人學思想上就是從各自不同立場對「人」的問題進行探究和思考。

在社會階層中,隨著地緣社會結構的發展,「士」已經發展成為單純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獨立社會階層;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逐漸成為影響執政者或者施政者的重要群體,這批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階層成為春秋戰國時期人學思想形成的主體力量。

總之,社會階層分化,導致多元利益主體出現,進而促生「士」階層,「士」既是變法改革的推動者,也是受益這,他們具有一技之長,在政權與族權的分離過程中,在諸侯國爭霸過程中,君主「尚賢」的選拔人才的原則,使他們嶄露頭角,受到統治者重用;「士」為了更好地為主人和君主服務,他們解放思想,審時度勢,積極尋求新思路,反映在人學思想上就是多元化的人學思想。

綜述

筆者認為多階層的訴求,最終促使多元人學思想的形成,隨著私有制的發展,社會階層分化加快,具有獨立經濟基礎的群體增多,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訴求,當「士」作為一個獨立階層崛起的時候,最終促進了這個時期多元化人學思想的形成。以儒家孔子、孟子為代表的沒落貴族階級,他們的訴求是恢復「禮樂」,構建原本周禮中的倫理道德關係,進而重建「大同社會」,「復周禮、大一統」是符合當時社會發展訴求的,也符合大一統政權的出現。

以道家學派為代表的社會中間階層,在利益紛爭的社會中,追求隱士生活,強道自然無為,他們厭倦各種戰爭和權力紛爭,在思想上提出無為而治,保持萬物自然狀態,他們的訴求就是「小國寡民」的隱者生活。

以墨家學派為代表的小生產者,他們是來自社會的最底層,多數人從事過體力勞動,他們一方面追求平均、兼愛,另一方面卻主張君主統治;墨家意識到社會「強力」勞動的重要性,希望人與人之間「兼愛」相處,但卻被最終的力量交給「天」和「君主」,這就是墨家自相矛盾的人學思想。

以法家學派為代表的上升階層,他們一方面要求限制奴隸主貴族特權,另一方面要求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他們從人性惡論出發,提出法治對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重要性,要求構建一個以法治為核心的社會模式,這是典型的重法輕禮的模式。


參考文獻:《老子》、《墨子》、《道德經》、《莊子》、《論語》、《荀子》、《史記》等

關鍵字: